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舉行

2011年12月23日 15: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23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表示,要從法理和實務的角度,全面深入研究兩岸關係重大課題,為今後逐步破解各種難題提供法理基礎,要加強兩岸法律界交流,為兩岸各界大交流發揮獨特作用。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副會長陳冀平,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張福森出席大會。中國法學會會長韓杼濱發來賀信,王毅、陳冀平、張福森分別在大會上講話,對海研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大會由中國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劉飏主持。

  王毅在講話中表示,涉臺法制工作在對臺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遏制“臺獨”分裂活動、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指出,2008年5月以來涉臺法制工作維護了兩岸同胞權益和交往秩序,開創了兩岸法律界交流合作新局面,有力地促進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王毅向海研會及法學專家學者提出5點希望:要堅持以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指導研究工作,確保海研會發展的正確方向;要研究兩岸商談遇到的問題,為推動兩岸協商談判提供法律服務;要從法理和實務的角度,全面深入研究兩岸關係重大課題,為今後逐步破解各種難題提供法理基礎;要加強兩岸法律界交流,為兩岸各界大交流發揮獨特作用;要充分發揮海研會的全國性法學研究平臺作用,鼓勵、協調法學家、法律工作者多做工作、多出成果,為發展兩岸關係、實現和平統一作出寶貴貢獻。

  陳冀平在講話中認為,海研會是兩岸關係法學研究和法學交流的一個重要平臺,是兩岸法學界、法律界相互交流的一個重要橋梁。他期望海研會充分發揮全國性涉臺法學研究平臺的作用,培養研究人才,創新研究成果,成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法律智庫,成為兩岸法學界、法律界加強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

  海研會的前身是“中國法學會海峽兩岸法律問題研究會”,成立於1990年。該研究會自成立以來開展了許多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更名後的海峽兩岸關係法學研究會根據新形勢和新情況的需要,適當調整了理事會結構,重新修訂了《章程》。海研會理事會共計109名理事,集中了各科研院所和相關部門從事涉臺法律問題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專家學者,不少理事還是國內相關領域的法學權威。(記者 張蔚然)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