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廈門經濟特區30年:兩岸交流合作 廈門當排頭兵

2011年12月13日 09:56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對於廈門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陳信仲來説,被譽為兩岸民眾往來“黃金通道”的廈金航線,是最熟悉不過了。

  2009年7月10日,當他像往常一樣從金門搭乘“小三通”客輪返回廈門時,意外成為該航線第400萬名旅客。回憶起這一幸運往事,2003年就來廈門投資創辦日月谷溫泉度假村的陳信仲心裏還樂滋滋的。

  陳信仲是這條黃金航線的常客,記不清自己至今已走了多少趟,但他清楚記得廈金航線飛速發展的歷程:出入境旅客人數首破100萬人次,用了4年8個月時間;第二個100萬人次,用了1年6個多月時間;第三個100萬人次,用了1年4個多月時間;第四個100萬人次,則僅用了不到10個月時間;到今年9月,廈金航線共運送旅客680萬人次。

  “短短幾年時間,就出入如此巨大的旅客人數,足以説明‘小三通’深受兩岸民眾特別是臺胞的歡迎。”陳信仲説。

  廈金“小三通”直航,是中斷50多年的兩岸海上直航實現的歷史性突破;兩岸“大三通”開啟之後,廈門水到渠成被列為兩岸包機直航點、海上直航口岸、率先實現“大三通”的口岸之一。

  “廈金直航是兩岸‘大三通’的開拓者和試驗田,為兩岸實現‘大三通’探索和積累了許多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廈門港務集團和平旅遊客運有限公司(國際郵輪中心)總經理蔡培植説,兩岸航班對等、船舶運率對等、船舶挂旗方式和落地便捷簽注、定期協商等都是先在“小三通”逐步實現後copy到“大三通”沿用。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