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富士康百萬機器人計劃:是趨勢也是考驗

2011年12月11日 12:3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球最大電子代工企業富士康近來公佈百萬機器人大軍計劃後,引起外界矚目。其中,也有部分質疑聚于一點——如此大規模的機器人投入生産後,將會對企業用工造成何種衝擊?

  富士康總裁郭臺銘不久前在考察富士康山西晉城園區時説,去年,富士康在晉城研發的機器人已經下線,今年這一園區的機器人産能將達到一萬台,三年後達到百萬台。2016年,富士康科技集團將在山西晉城建成“世界最大智慧化機器人生産基地”。

  相關人士透露,未來在某些車間,機器人將扮演生産的“主角”。今後五年,富士康機器人項目在晉城的投資將達到90億元,産值可突破500億元。

  設想“機器人戰略”若能如期完成,三年後,富士康機器人規模與當下富士康員工的數量幾乎相當。業內專家預言,大批機器人上崗後,短期內將擠佔人類崗位的現象不可避免。

  “假如説,一條裝配線上原來需要10位工人,換成使用機器人後,就意味著這10位工人將失去工作。”太原理工大學資訊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謝剛説,短期來看,“機器人戰略”勢必伴生著一批生産工人的下崗。

  但同時,大規模機器人的出現也會催生更多新的人力需求崗位,包括機器人的研發、操控和維修等,都需要更多企業人員來從事。長遠來看,反而利於一線生産工人提升工作檔次,告別枯燥、技術含量低的生産勞動。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