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孫子兵法全球行:兩岸孫子學術交流獲豐碩成果

2011年12月01日 11: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孫子兵法學術團體的專家學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上世紀70年代,隨著銀雀山漢墓《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等兵書竹簡的出土,解開了“二孫”之爭的千古之謎,成為震驚世界的考古重大發現,海峽兩岸的《孫子兵法》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兩岸的學術交流也由此展開。

  臺灣中華戰略研究會孫子研究組組長李啟明介紹説,從1990年起,臺灣地區的孫子學術團體連續赴大陸參加了7屆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第一次赴大陸臨行前,蔣緯國接見了部分赴京參會的臺灣代表,對會議予以特別關注。臺灣學者提交了《孫子研究》論文,並選入會議論文集。這也是臺灣地區學者首度在大陸發表學術研究成果。

  在以後大陸舉辦的6屆研討會上,臺灣參加的人數一屆勝過一屆,代表愈來愈廣泛。在7屆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上,臺灣學者共發表了36篇論文,從《孫子兵法》的戰略理論、管理思想到中華戰略文化、戰爭與國家、戰爭與和平等方面,闡述了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意識。

  臺灣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會長傅慰孤説,2000年在蘇州舉行的第五屆《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上,《孫子兵法》與兩岸關係第一次成了熱門話題。臺灣學者發表了《對“論統一的好處”之分析》、《從〈九地篇〉看當前中國統一問題》、《兩岸關係“四求”》等論文。在深圳召開的第六屆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上,對此話題進行了深化。臺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著名兩岸問題專家楊開煌的《兩岸“和平”之爭議及其解決之道》,提出用孫子精髓化解兩岸危機的設想。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