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影視“登陸”“長鏡頭”

2011年12月01日 08:0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作為中華藝術殿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影視作品長期以來備受大陸觀眾喜愛,來自寶島的演藝人士也以其獨特魅力“征服”了一代代大陸民眾。

  30日,臺灣影視“登陸”再迎利好。國臺辦發言人范麗青宣佈了一系列強化推動兩岸影視合作交流的具體措施,其中包括鼓勵兩岸影視製作機構參與合拍劇製作,鼓勵增加引進臺灣電視劇等。

  臺灣影視近30年來的“登陸”歷程,見證了兩岸文化交流的不斷開放、發展與融合。1984年,《搭錯車》成為首部在大陸上映的臺灣影片。這部電影在福建廈門、泉州等地連映3個多月,由臺灣歌手蘇芮演唱的“酒幹倘賣無”也在大陸風行一時。其後幾年間,臺灣導演白景瑞的《家在臺北》,李行導演的《彩雲飛》《汪洋中的一條船》以及陳耀圻導演的《源》也先後在京滬穗等地上映,獲得了各地觀眾的一致好評。

  從1988年開始,《小城故事》《老莫的第二個春天》《八百壯士》《燃燒吧!火鳥》等臺灣影片比照轉口貿易方式,在大陸各地放映。

  其中,臺灣飛騰公司出品的《歡顏》、陳朱煌導演的《媽媽再愛我一次》、白景瑞導演的《女朋友》均在大陸創下逾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尤其是《媽媽再愛我一次》,各地發行拷貝389個,票房超兩億,影片也成為一代大陸觀眾的難忘記憶。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