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河南對臺交流基地設立 臺灣人大多是“河洛郎”

2011年11月09日 08:07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河南省對臺交流基地”8日在河南固始授牌設立,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汪毅夫出席。

  當日,2011年中原(固始)與閩臺淵源關係研討會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相關專家學者就固始與閩臺淵源關係等問題展開研討。“臺灣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多年前在河南,在光州固始”得到了專家們的普遍認可。

  主辦方提供資料顯示,豫、閩、臺在歷史上有著同宗同祖、同根同源的緊密聯繫。據估算,全臺灣人中漢族佔98%,其中80%是由福建去臺灣的“河洛郎”。而臺灣的“河洛郎”,是歷史上四次大遷徙中由中原經福建再到臺灣的。

  河南省臺辦主任宋麗萍説,固始與閩臺關係源遠流長。固始與閩臺淵源關係研討會是一項學術活動,也是一項弘揚中華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礎工程,更是一個加強兩岸文化交流、促進合作發展的重要平臺。

  位於河南南部的固始縣,素有“中原第一僑鄉”之稱,歷史上有四次大規模移民南遷。這些入閩先人後裔漸次遷至粵、臺、港、澳及東南亞和歐美各地。固始也因此成為部分閩粵港臺同胞和海外僑胞的祖根地,並造就了“臺灣訪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文化現象。(記者 李志全)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