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北故宮發現海壇水師史料 重現閩臺海防相關史

2011年10月31日 10:22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蔣濱建收到來自臺北故宮的286份清代海壇水師的珍貴史料複印件。這些史料中有提拔海壇總兵官的皇帝上諭9份,涉及海壇水師官員85人的人事任免,以及36份海壇總兵官的履歷檔案,還有海壇水師的大小軍務事務的朱批奏折等,從中清晰展示了海壇水師頻繁的戍臺人事變動及演變歷史。史料不僅見證了閩臺軍民共衛家園的歷史,對研究兩岸海防歷史也具有重要意義。

  談及發現平潭海壇水師的珍貴史料時,蔣濱建介紹,今年4月,他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搜尋琴江水師史料中,無意中發現多份有關海壇水師史料。為進一步研究福建海防史,他求助於臺灣的鄉親,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搜尋到大量福建海壇水師的珍貴史料。“清代海壇鎮水師資料的重大發現,彌足珍貴,它填補了平潭海防文化、兩岸歷史研究的諸多空白,足以見證海壇水師發展與鎮臺禦侮的史跡。”平潭縣科技文體局副局長、文史專家賴民如此認為。

  據介紹,平潭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成為歷代朝廷重視的海防戰略要地。宋朝已派兵遣將駐守平潭,清朝營建了水師基地。康熙年間,平潭與臺灣實行戍兵換防制度,海壇鎮駐兵每三年與臺灣鎮澎湖水師調防一次,其間達211年之久。清廷水師駐平潭海壇鎮兵員有2400名,俗稱“二千四兵”。還衍生了這樣一句諺語:“二千四兵換班,不離臺灣海山。”

  “挖掘平潭水師軍事文化史,對福建海防史研究,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賴民認為,平潭相關部門應深入系統地研究海壇水師的歷史,並在此基礎上,建設水師海壇鎮歷史博物館,弘揚海壇水師的浩氣英風,激發平潭兒女建設實驗區的熱情。(通訊員 余小燕 記者 王鳳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