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休戚相關 兩岸共謀“核”心力量

2011年10月21日 08:13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兩會20日在天津共同簽署《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這是繼ECFA之後兩岸關係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從此以後,兩岸將齊心協力,共謀“核”心力量。

  事實上,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兩岸核工業界在營運和技術層面已有多年的交流和交往。這不僅促進了兩岸核電運作的安全水準,有利於兩岸的核電運營者,同時更有益於兩岸民眾。

  今年3月11日,日本福島核電站核事故為全世界帶來警醒,更給近在咫尺的兩岸敲響了核安全警鐘。一衣帶水、唇齒相依的兩岸將如何共同應對核能安全?這一問題已日益被兩岸民眾所關切。

  迄今為止,大陸在東南沿海的廣東、福建、浙江在建18個核電機組,而臺灣的核一、核二、核三電廠也裝有共6部核電機組。業內專家稱,兩岸的核電發展並沒明顯的優劣高低之分。臺灣核電發展較早,大陸可從臺灣同行那裏學到很多核廢料處理技術知識。同時,大陸的核電技術起步雖晚但發展很快,臺灣這幾年沒有建有更多的新核電機組,臺灣同行可從兩岸核能交流中了解到世界的最新核能技術。

  毋庸置疑,儘管海峽兩岸的核能發展技術來源不盡相同,時間早晚也各有差異,但確保核電安全的任務和目標是殊途同歸的。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