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西安副市長韓松:歡迎臺企來陜“談婚論嫁”

2011年10月18日 21:3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西安市副市長韓松向參加“黃土文化陜北行——臺灣記者采風活動”的記者介紹了西安國際港務區的有關情況。(台灣網 董潔 攝)

  台灣網10月18日西安消息 今天上午,西安市副市長韓松向參加“黃土文化陜北行——臺灣記者采風活動”一行介紹了西安國際港務區的有關情況,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在談到如何吸引臺資的問題,韓松幽默地説,歡迎臺企來西安投資,並能和西安國際港務區“談婚論嫁”。

  西安國際港務區項目是陜西省“十一五”重大建設項目,地處西安市東北部灞渭三角洲,是西安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北擴、東拓、西聯”的前沿區域,交通十分便利。今年2月14日,西安綜合保稅區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准設立,成為西北地區唯一的綜合保稅區。西安綜合保稅區是對西安保稅物流中心功能的一次全面升級,未來的西安綜合保稅區佔地500多畝,將投資20億元人民幣,建設20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和10萬平方米的立體倉庫。具有對外開放口岸、保稅物流、保稅出口加工和國際貿易等功能,是目前我國開放程度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簡單的海關特殊監管區。

  近年來,隨著中西部地區的發展,西安國際港務區以其獨天獨厚的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臺資企業前來進行合作洽談,“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有成熟條件、能夠‘談婚論嫁’的企業。”談及西安國際港務區對進駐的企業實行的是“一企一策”的優惠,韓松特別以臺灣鄉林集團總經理賴正義計劃在港務區建設六星級酒店及投資建築業的合作為例作了具體介紹,“産業不一樣,優惠政策、優惠力度也不一樣,港務區將根據企業的具體特點,給予企業具體不同的幫助。”

  “大陸有個內陸港,除了沒有水其他港務區應有的西安國際港務區都具備,並且在它的周邊有一片新興的産業基地,可以投資建廠”,韓松這樣介紹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安綜合保稅區和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這兩大平臺的有效銜接,將實現內陸人夢寐以求的“港口後移、就地辦單、海鐵聯運、無縫對接”的構想,構成口岸服務功能,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內陸港”。

  韓松特別建議有意到西安投資的臺商要首先有自己的産品,再來考慮自己的産品是否有內陸市場、是否要進一步佔領阿薩克斯坦、俄羅斯等中亞國家的市場。“我對臺灣商人的印象很好,臺企都比較真誠!”

  韓松表示,自己已經去過臺灣幾次,並且今年還將去臺灣洽談合作,最巧的是介紹時所處的西安國際港務區規劃館外墻所用的玻璃就是“made in taiwan”。談起與臺灣的“緣分”,臺灣《中國時報》副總編輯、旺旺中時傳媒總經理王卓中馬上問到:“您對臺灣的印象怎麼樣”。韓松愉快的回憶了自己到“貓空”喝茶品茗的經歷,“比起各種會見,我更喜歡抽空自己去夜市走走,邊嘗臺灣小吃邊和旁邊的路人聊聊天,那個時候才真正覺得兩岸間的距離很近”。(記者 董潔)

西安國際港務區綜合保稅區。(台灣網 董潔 攝)

西安國際港務區規劃圖鳥瞰。(台灣網 董潔 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