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傳唱抗戰歌曲 讓兩岸青年牢記歷史

2011年08月29日 12:1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8月28日北京消息 “旗正飄飄,馬正蕭蕭,槍在肩刀在腰,熱血似狂潮……”伴隨著奮進、激昂的抗戰歌曲《旗正飄飄》,令座無虛席的北京交通大學天佑禮堂裏觀看“兩岸青年同唱抗戰歌曲”演唱會的兩岸師生無不為一曲曲或悲傷、或悠遠、或激越、或奮進的抗戰歌曲動容。

  1937年至1945年,中國人民進行了八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中國人民空前團結,浴血奮戰,前仆後繼,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這場演唱會就是為了在辛亥百年之際,歌唱我中華民族經歷過的那場血與火的洗禮,紀念那段我中華兒女團結奮進的歷史故事。

  音樂是最容易被接受的交流方式

  “這些年,我哭過一夜又一夜舊相片,我翻過一頁又一頁閉上眼,想起你的從前。”一曲《1937》表達出了那位老船工因殘酷的戰爭與心愛的人永遠分別的深深的悲傷,畢業于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的張穆庭自彈自唱了這首他于2005年創作的歌曲,引起了臺下師生的強烈共鳴。

  2005年,張穆庭在北京遇到了一位老人,是一位南京大屠殺中倖存的老船工,他的未婚妻曾被強迫當了慰安婦,老人的故事給了張穆庭創作《1937》的靈感。當他隻身南京拍攝《1937》時,絕大多數的工作都是由南京大學的同學們幫助完成的,他感受到了大陸學生們的親切和熱心。談到之所以選擇用抗戰這段中華民族這段痛楚的記憶譜成樂曲,作為與大陸青年之間溝通的方式的原因,張穆庭告訴記者,相比于其他藝術形式,音樂是最為柔軟的表達形式,是最為有效的文化交流形式,也是最為容易被兩岸青年接受的交流方式。

  談及如何培養學生對抗戰歌曲的興趣,臺北愛樂青年合唱團指揮高雅芳説:“所有具有藝術價值的歌曲都應該讓學生嘗試,抗戰歌曲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在歌曲中可以了解到當時的歷史。兩岸合唱團這樣的藝術交流,是我們難得的互相學習的機會。”

  通過音樂將抗戰精神傳承下去

  這次為期6天的抗戰歌曲合唱活動是兩岸青年學生建立友誼的大好時機,在這6天裏,兩岸的學生們有著良好的交流互動。通過一系列的參觀活動,學生們對抗戰歷史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據介紹,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之後,學生們演唱這些抗戰歌曲時的表演與感覺完全不一樣了。合唱之中,學生們從眼神的變化到感情的釋放,都更加具有感染力,臺北愛樂青年合唱團的指揮高雅芳被這情景感動得流下激動的淚水。

  “我希望這種具有感召力的交流方式能持續下去,兩岸青年一起將合唱活動延伸下去。”臺北市松竹梅文化基金會專案策劃執行鐘蕾妮説,“音樂對大家精神上具有很強烈的感召力,抗戰歌曲需要我們來傳承下去。這樣我們才可以借抗戰來回望歷史,才能團結合作、一起向前走。”

  臺北市松竹梅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義揚認為,兩岸青年同唱抗戰歌曲對民族復興有重要意義。他説,今年是辛亥百年的一年,抗戰這段歷史,是對我中華民族最為重要的一段,通過這次活動,兩岸青年學生可以將這段血與火的歷史牢牢放在自己記憶當中。“這次活動是第一屆,但是希望不會是最後一屆,希望這個對於整個中華民族具有重大意義的活動,可以持續地辦下去。”陳義揚這樣告訴記者。

  增強兩岸青少年交流,開創中華民族美好明天

  北京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曹居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兩岸青年同唱抗戰歌曲演唱會’是為了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而舉辦的,由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臺北市松竹梅文化基金會、臺北愛樂青年合唱團、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和北京交通大學共同主辦。”

  曹居京告訴記者,近些年來兩岸交流非常普遍,從北京市兩岸交流整體情況來看,教育和學生的交流佔兩岸交流的60-70%,每年寒暑假都組織兩岸青年交流活動,這樣,我們可以通過兩岸青年的交流,增進兩岸青年的感情,進而增進兩岸相互之間的了解。”

  “今天,兩岸青年同唱抗戰歌曲,是對歷史的尊重,是對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兩岸青年在綵排、演出中互相配合、互相了解,互相信任,切實促進了兩岸青年的交流,增進了兩岸青年的友誼。”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陳峰説,“近年來,兩岸關係保持著和平發展的良好態勢。胡錦濤總書記在上個月參加人民大會堂兩岸萬名青年大交流主題聯歡活動時強調,推動兩岸關係未來發展歸根到底要靠青年。”陳峰表示,希望青年學生們能夠接過發展兩岸關係的接力棒,更加踴躍地投身到兩岸交流合作中來,攜手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記者 徐維彬)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徐維彬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