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新聞分析:贛臺資源全面對接有助提升兩岸農業競爭力

2011年08月27日 08:3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6日,由臺灣農村發展規劃學會和江西省農業廳聯合主辦的贛臺農業合作交流研討會在南昌舉行。與會的兩岸農業界人士均認為,贛臺兩地農業互補性很強,臺灣農業所具有的品牌、科技、資金優勢與江西的豐富的農業資源全面對接,將極大提升兩岸農業的競爭力。

  贛臺農業合作交流是贛臺經貿合作研討會的一項重要議題,也是兩岸農業界人士舉行的第一次交流研討活動。會上,簽訂了贛臺農業經貿交流與合作協議書:雙方同意加強在農業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以及農業企業間廣泛合作,通過人員互訪、培訓及會議等方式,加強兩地農業合作及農業企業交流,並提供彼此農業企業投資所需的協助與咨商,共創繁榮。

  臺灣農村發展規劃學會理事長彭作奎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江西與臺灣緯度相近、同屬亞熱帶地區,兩地的農産品品種非常相似。江西是農業大省,農業資源非常豐富,而且工資水準較低。因此,江西與臺灣農業合作潛力巨大。

  彭作奎説,快速上漲的勞工成本制約了臺灣農業的發展;目前,臺灣糧食的自給率只有32.4%,三分之二以上的糧食依靠進口。通過兩岸合作交流,臺灣向江西輸出技術、資金和品種,不僅能夠創造商機,還可以保障臺灣糧食供給安全,破解臺灣農業發展的各類問題。

  近年來,江西省更加注重發展高産、優質、高效、生態、特色化的現代農業産品。江西省農業廳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江西省共認定無公害農産品892個,綠色食品686個,有機食品476個,農産品地理標誌29個,均位居前茅。

  江西省農業廳黨組書記毛惠忠説,臺灣現代農業生産發達,其嚴格的農産品品質管理、健全的農産品運銷體系、先進的農産品加工業、完善的農業合作組織等都值得江西學習和借鑒。

  毛惠忠認為,江西正處於向現代農業大力發展的轉型時期,贛臺兩地農業的整合,可以極大地促進江西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步伐,而臺灣的技術、人才優勢也能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實現贛臺兩地農業發展。

  為了吸引臺灣農業企業來贛投資興業,江西在全省13個農業基礎好、交通便利的縣區設立贛臺農業合作試驗區。如今,贛臺農業合作試驗區作用已經初步顯現,吸引了一大批臺商農業企業前來投資。

  新餘景笙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是江西發展得最好的臺資農業企業之一,公司主要從事桂花種植和農業開發。目前,這家公司種植的桂花樹有2.1萬畝,年産值3000萬元人民幣。

  董事長江文龍説,他們建立了“公司+農戶”的生産經營模式,公司提供種苗和技術,當地農民提供空地,通過雙方合作,整合資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我們公司發展了,當地農民也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據江西省臺辦統計,目前,臺灣在江西投資的農業項目累計140多個,投資額3.2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20%。2010年江西對臺農産品出口787.5萬美元,比上一年增長3.2倍。

  臺灣農村發展規劃學會常務理事萬鐘汶説,兩岸農業資源優勢互補,合作潛力巨大。兩岸農業界人士應該加強交流,探索相互合作的成功模式,加速兩岸農業的發展,提升兩岸農業的競爭力。

  彭作奎建議,兩岸農業合作應該像兩岸交流一樣,採取先易後難的方式逐步推進。

  在南昌參加贛臺農業合作交流研討會的國臺辦經濟局局長徐莽説,農業是基礎産業,地位不可動搖,兩岸農業合作大有可為,江西以及中部地區可成為臺灣農業發展的新天地,“國臺辦將為臺灣農業企業在大陸發展提供服務”。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