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講述海峽另一邊的足球故事 訪中華臺北女足球員

2011年08月22日 08:1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華臺北女子足球隊深圳首戰先發11人合影。(台灣網 王思羽 攝)

  台灣網8月22日深圳消息 本屆大運會的女子足球賽事中,中華臺北隊雖未成功晉級八強,但卻展現了優良的精神風貌和戰術素養,為大運會的女足賽場平添了一絲清新活力。比賽中,姑娘們清晰的戰術組織、細膩的傳接配合以及頑強的拼搏精神更是贏得了大陸球迷的熱情支援和由衷讚賞。日前,中華臺北隊女足主教練呂桂花率3名球隊主力成員接受了本網記者專訪,講述起海峽另一邊的足球故事。

  球場姐妹共築後防鐵閘

  她們是中華臺北隊的後防搭檔,更是一對親生姐妹。姐姐林瓊鶯與妹妹林曼婷自小一起學足球,一同步入高中體校,直至今日攜手代表中華臺北隊征戰大運會。利用隊內“長者優先”的便利條件,姐妹二人在挑選號碼時分別選擇了自己鍾愛的9號和19號,身披著標準的前鋒號碼,在球場上構築起中華臺北隊的後防鐵閘。

  用林曼婷自己的話説,後衛通常都是“挨打”的。在本屆大運會的首場女足比賽中,林曼婷就在奮力封堵對方傳中時,被球狠狠擊中臉部,倒地後的她鼻血直流,只得立即到場邊治療。“被打中的那一下真是超疼的,倒地後發現在流血就緊張得什麼痛都忘記了。作為後衛總要上前封堵對方進攻,這樣的情況多少難免。”林曼婷説。

  女生都是愛美的,踢球的女生也不例外。對此,姐姐林瓊鶯就有明確的“接受尺度”。“比賽中,對手可以打我的其他部位,就是不能打到我的臉,因為我要靠臉吃飯。”林瓊鶯笑著説。

  或許是因為對自己的面部注意加以保護,林瓊鶯的臉從沒在球場上受過傷,但她卻遭遇過一次險些斷送其足球生涯的傷病。一次在澳洲比賽時,她在拼搶中受傷下場,賽後被診斷為十字韌帶斷裂。一般情況而言,如此嚴重的傷病需要修養一年方能痊癒,但是好強的林瓊鶯硬是在休息四個月後,就纏著厚厚的繃帶“威逼”教練、隊醫派己出征,繼而登場參賽。雖然現在已無大礙,但回想起來,林瓊鶯承認當時所冒的風險極大,倘若反覆受傷將不是休養一年的問題。“那時是‘大專杯’的校際比賽,作為隊長,我只想為球隊盡一份力,根本沒考慮自己的傷有多嚴重。也是因為太熱愛足球吧,當時心裏只想著,就是死也要死在球場上。”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思羽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