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一銀兩銅鳴金收弓 中華臺北“箭”指倫敦奧運(圖)

2011年08月19日 03:3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袁叔琪(左)、田剛(右)獲得大運會反曲弓混合團體賽銀牌。(台灣網 于斯文 攝)

  台灣網8月19日深圳消息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大運射箭賽場在連續5天鏖戰後,于昨日鳴金收弓。中華臺北隊表現不俗,在反曲弓女子個人、團體、混合團體三個項目取得一銀兩銅的好成績。無論是成名已久的老將袁書琪,還是初出茅廬的田剛、卓佩秦都有亮眼表現。這不單是一支有技術、有實力的隊伍,更是一個團結的、有凝聚力的集體。

  “定海神箭”——袁叔琪

  2002年即拿下釜山亞運會金牌的中華臺北名將袁叔琪,在隊中是説一不二的“大學姐”。無論隊伍的成績是好還是差,她都會扛下來。這也是中華臺北射箭女隊能夠越來越穩定的原因。已參加多次國際賽事的雷千瑩説,“能做好自己已經很厲害了,學姐還常常要幫大家紓解壓力,告訴我們怎麼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她只要回到場上,就能馬上集中注意力,真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據了解,深圳大運會是中華臺北名將袁叔琪參加的最後一屆大運會,所以她非常珍惜這次的機會,尤其想在上屆大運會表現不佳的女團項目中衝擊金牌。但在昨天的準決賽中,中華臺北隊在前四局領先的情況下痛失好局,將決賽權拱手相讓。雖然在隨後的三、四名決賽中,擊敗日本奪得銅牌,袁叔琪依然心有不甘,“今天的準決賽是很有機會的,但是我們團隊沒有能夠集中注意力,導致了後面的發揮失常。明年面臨倫敦奧運會的考驗,如果大運會都比得這麼辛苦。那麼真的説明,我們還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25射全中的“新秀”——田剛

  昨天的比賽中,田剛無疑是全場發揮最好的選手。在混雙決賽中,田剛毫不怯場,在袁書琪前五箭全部脫靶的情況下,出色發揮,穩定了軍心。事實上,田剛從男團8強賽開始,一直到混雙團體決賽,共射出25箭,無一脫靶,是真正的“例無虛發”。

  在射箭場上,誰也不會看出場上成熟沉穩的田剛只是一名剛剛20歲的大一學生。從高中開始,田剛就顯露出了過人的射箭天分,在各項賽事中屢獲佳績。對於射箭,田剛以前對自己並沒有太高的期許,只是能練多久就儘量去練,之後退下來可以擔任教練。但是現在田剛已經把目光放到了亞洲甚至世界的射箭舞臺。他説,“希望能在倫敦奧運會上拿出自己最好的表現,要做就做到最好!”

  初露鋒芒的射箭新星——卓佩秦

  17日的反曲弓女子個人賽,在諸位老將都意外落馬的情況下,第一次參加國際大型賽事的中華臺北小將卓佩秦異軍突起,一路“射落”多位種子選手,拿到一枚銅牌,為中華臺北射箭隊首開紀錄。

  卓佩秦從初中開始練習射箭時,家裏人並不非常理解,直到逐漸練出成績後,家人才轉為支援。卓佩秦為了練習射箭,會在課餘時間去打工,來補貼訓練的費用。雖然很辛苦,但卓佩秦依然堅持了下來,因為她真的很喜歡射箭,想一直練下去。這次在大運會取得的好成績更是給了卓佩秦莫大的鼓舞,她表示,通向奧運的路還很長,一定要堅持下去,希望可以在奧運取得好成績。

  在射箭場上接觸中華臺北隊隊員時,記者發現這些年輕人甚少考慮到物質利益,練習射箭、參加比賽的都源於他們對於射箭這項運動的喜愛。這也是他們能夠在條件比較困難,甚至需要自己打工來補貼訓練費用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從事這項運動的原因。

  袁書琪、田剛、卓佩秦、雷千瑩,這些對於大陸觀眾有些陌生的名字,也許真的會在明年的倫敦奧運會上閃耀屬於自己的光芒,但更重要的是,無論成敗,他們都會在射箭的這條路上,享受著這項運動帶給他們的快樂!(記者 于斯文)

中華臺北隊射箭小將卓佩秦。(台灣網 于斯文 攝)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于斯文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