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政商學界精英在臺北共謀“和平創富”

2011年08月12日 08:0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由臺灣《旺報》舉辦的“第二屆兩岸和平創富論壇”11日在臺北登場。來自兩岸産業、學術、政界50余位嘉賓共聚一堂,探討在“十二五”規劃開局後,兩岸如何共創商業新契機,聯手打造華人品牌等。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旺旺中時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以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張小虞等大陸代表,作為特邀嘉賓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吳伯雄表示,兩岸經濟的合作是手牽手,追求共同利益;文化的合作是心連心。本次論壇對於增進兩岸了解具有深遠意義。他認為,大陸“十二五”規劃已從追求生産、外銷、盈餘向豐富人民需求為主的方向發展。第三産業、服務業的比重定會大幅增長,臺灣經驗可以好好與大陸相結合。

  張小虞在致辭仲介紹了大陸汽車工業的發展狀況,以及臺灣企業與大陸的合作契機。他説,目前大陸提出了新能源汽車“三縱三橫”的規劃,“三橫”指的是電機、電池和電子控制系統,這恰恰是臺灣電子汽車産業的優勢所在。兩岸産業合作大有空間。

  臺“經建會”負責人劉憶如,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以及北京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等也發表了專題演講。

  作為宏碁電腦“掌門人”,施振榮以切身經驗提出,創造一個世界級的華人品牌,需要長期累積。其中,技術上的準備約需20年,而要讓品牌在全球行銷,至少需要30至50年。創造世界品牌,“不是要花錢,而是要動腦筋”。

  劉震濤認為,臺灣裕隆在大陸與東風汽車合資生産納智捷品牌汽車,為打造兩岸共同品牌創下示範。他説:“目前的大陸市場基本上是個國際市場,要想站住腳並不容易。”兩岸應將大陸的廣闊市場,同臺灣企業的技術和創意緊密整合,共謀發展。

  8月11日是《旺報》創刊2週年“生日”。作為臺灣第一份專門報道兩岸及大陸新聞的媒體,《旺報》現已成為臺灣讀者接觸大陸資訊的重要渠道。(記者林甦)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