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周鐵農:紀念辛亥革命是兩岸增進互信的交流平臺

2011年07月18日 15:3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周鐵農18日在哈爾濱表示,祖國統一大業尚未完成之際,我們更應珍惜歷史,銘記歷史,以共同的歷史記憶來增進民族認同感,以對辛亥革命的紀念為交流平臺,增進兩岸之間的互信,共謀祖國統一大業。

  在此間召開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第十次海外會長會上,周鐵農作《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的主題報告。他説,孫中山與辛亥革命的歷史,留給我們豐富的思想遺産,也帶給我們深刻的現代啟示。它告訴我們,臺灣與大陸是一家,辛亥革命的歷史,就是海峽兩岸同胞為著中華民族的振興和統一而共同奮鬥的歷史,是聯繫兩岸同胞之間的一條重要精神紐帶。

  “辛亥革命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的記憶、共同的精神激勵。”周鐵農説,辛亥革命與臺灣密不可分。中國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一頁,莫過於將臺灣割讓給日本。《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兩岸人民同感悲憤,改革運動和武裝起義由此風起雲湧。辛亥革命爆發後,身處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臺灣同胞非常振奮。一些臺胞衝破阻力,回到大陸,親身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更多的臺灣同胞在大陸的革命影響下,發起了臺灣島內的抗日運動。為了“驅逐日寇,收復臺灣”,他們前仆後繼組織武裝起義達10次之多。一段辛亥革命的歷史,就是兩岸人民為追求民族尊嚴、民主自由、民生幸福,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是屬於兩岸人民共有的歷史。

  他表示,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是將兩岸人民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強大精神紐帶。辛亥革命從發生至今已近百年。在這百年的時間裏,臺灣與大陸分了又合,合了又分,關係曲折。但無論是在相對隔絕的時期,還是在交流往來頻繁的年代,孫中山和辛亥革命都是兩岸人民共同的記憶、共同的精神激勵。

  “胡錦濤總書記曾指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但要厚植共同利益,也要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周鐵農説,辛亥革命的歷史一再告訴我們: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共同體,中國是包括大陸和臺灣在內的兩岸同胞共同家園。要實現祖國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他表示,當前,兩岸都在為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進行積極籌備。對辛亥革命歷史的共同記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臺。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一平臺的作用,努力增進兩岸交往,增進兩岸互信,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進程。希望海內外中華兒女繼承愛國革命傳統,發揚辛亥革命精神,努力營造和平統一的良好氛圍,為促進祖國統一努力奮鬥。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