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首批赴臺個人遊陸客全部離境 無逾期停留情況

2011年07月14日 08: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6月28日,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正式啟動。逾200位來自北京、上海與廈門的大陸游客抵達臺灣“自遊”,展開多樣的個性化行程。臺北、臺中等地政府及業者擺出陣仗歡迎。在臺北松山機場,大批媒體聚集採訪首發的個人遊陸客,熱鬧異常。臺北市政府、臺灣觀光業者拉起歡迎的橫幅,致贈各種伴手禮給這些遊客。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

  大陸居民赴臺灣個人旅遊6月28日正式啟動,來自廈門的數十位個人遊陸客經由小三通渠道乘船至金門,再乘臺灣境內航班,11時抵達臺北松山機場。臺灣商家在松山機場為自由行陸客服務。中新社發 趙振清 攝

  據臺灣《旺報》報道,6月28日首批赴臺灣進行個人旅遊的近300位大陸旅客,已于7月12日全數出境。陸客個人遊至今都沒有逾期停留等違規情形。

  沒有人逾期滯留

  國民黨中常會昨天安排臺“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就開放陸客個人遊等進行報告。

  賴幸媛説,自今年6月22日至7月12日,陸客赴臺個人遊已受理申請人數428人,核準341人,包括北京124人、上海84人、廈門133人,另有87件申請案仍在審查中。

  賴幸媛説,6月28日首批個人遊陸客入境人數為278人,至7月12日已全數出境,並未發生逾期滯留之情事。

  至7月12日止,賴幸媛説,陸客個人遊累計入境人數315人,尚無逾期停留等違規情形,執行情形相當平順。

  自由行不光是為了賺錢

  馬英九聽完賴幸媛報告之後説,“我們不在乎陸客自由行開始人不多,一天不到500人,我們要一步一步來,循序漸進。讓更多大陸人感受到臺灣的軟實力和實踐中華文化。”

  他説,開放個人遊不光是為了賺大陸客的錢,收益是一回事,更重要的目的是帶來深度互動的機會,透過雙方人民深度的交往,增進雙方互信基礎,讓和平發展根基更穩固。這才是開放自由行更重要的目標。

  馬英九説,大陸客赴臺,15天可以隨便跑,這是不可想像的,這中間有多少人的努力,雙方付出多少心思,才能達到這一點。

  馬英九説,“我們主張開放陸客來臺的時候,有人説,哇,不可以,這會變成‘木馬屠城記’。現在已‘屠城’三年,好像沒什麼負面效果,都是正面的,可見這個政策基本上是正確的。”

  據悉,自2008年7月18日至今年6月底,已有超過242萬大陸客赴臺觀光。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