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對兩岸民間交流具有里程碑意義

2011年07月01日 10:07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馬曉葉、鄧鷺燕):6月28日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正式開啟,這是繼2008年開放大陸居民團隊遊臺灣以來,兩岸人員交流的一大突破。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不僅將全面提升臺灣業界的商機,同時,也使兩岸人員往來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雙向交流”,從此,兩岸民間交流將逐漸進入雙向、直接、全面的正常狀態,這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標誌,此舉無疑具有里程碑意義。

  由於種種原因,兩岸社會曾經長久隔閡,直至1987年開放臺灣民眾大陸探親旅遊之後,兩岸社會的森嚴壁壘才有所解除。2008年7月開放大陸居民赴臺團隊旅遊,大陸普通民眾得以以遊客身份踏上臺灣土地。截至今年5月31日,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總人數累計達到234萬人次,其給臺灣創造的經濟效益和商業利益也蔚為可觀,以大陸游客最喜愛的伴手禮鳳梨酥為例, 2006年,臺灣全年鳳梨酥年産值只有15億元新台幣, 2010年年産值飆升至250億元新台幣,5年內産值暴增逾16倍,儼然已經成為商家搶食大陸游客商機的“小金磚”。由此,臺灣業者認為,陸客個人遊開放後,遊客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由設計遊玩路線,這將為臺灣包括百貨、超市、醫療、美容等在內的行業和中小業者帶來無限商機。臺灣時事評論員江岷欽指出:“如果説團進團出是點的話,那麼個人遊就是一個面的擴張,像蒲公英一樣全面開展開來,出現一種開枝散葉的效果。團進團出,只是幾個重要的觀光景點,比如阿里山、日月潭、101等得到商業上的受益,個人遊推出之後,就可以讓大陸的朋友,比較從容地,用慢生活的方式安排自己的行程,所以包括像醫療、美容等各行各業都可以因此而受惠。”

  赴臺個人遊,意味著60多年來,大陸普通民眾第一次可以在寶島隨意走,隨性停,可以説,遊客在飽覽臺灣山水美景的同時,也能基於同文同種的原由近距離和臺灣的民眾嘮家常、與多年未親近的親朋好友吐露心聲。對此,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石正方女士認為,通過個人遊,大陸民眾對臺灣的印象將不再局限于片面的觀光景點,更有利兩岸民眾深入接觸交往。

  石正方説:“(通過)個人遊,陸客可以近距離接觸、了解臺灣庶民生活,感受臺灣民眾好客、多元、包容等文明與進步素質。通過陸客與臺灣民眾的直接互動和交流,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認識,從而進一步促進和培育新的認同和新共識。”

  實踐證明,開放陸客赴臺旅遊,在促進兩岸旅遊業共同發展、增進兩岸民眾相互了解和感情融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