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金融合作與發展研討會側記:用好平臺 實現雙贏

2011年06月14日 21:5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6月14日福州消息 14日,來自海峽兩岸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的200余名金融業者聚集一堂,以“發揮海西平臺優勢,深化兩岸金融合作”為主題,就ECFA實施後兩岸金融合作如何借助海西平臺優勢、閩臺金融合作先行先試、尋求兩岸金融合作路徑的突破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在研討會上,6位知名業內人士和專家學者分別就“ECFA後兩岸銀行業跨境合作機遇與挑戰”、“兩岸銀行卡合作”、“海西市場前景”以及“兩岸銀行服務台商中小企業融資”發表了主題演講。

  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是繼中央頒布支援福建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若干意見》之後的又一重大舉措。“海西規劃”再次明確支援福建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擴大金融改革試點,在對臺離岸金融、資金清算等方面率先實驗。

  央行福州中心支行行長吳國培在致開幕式歡迎詞時表示,福建省“十二五”金融業發展轉型規劃明確提出,爭取2015年金融業成為福建的支柱産業之一。這意味著,作為海西主體的福建省在“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將快速發展,對金融資源的需求也將不斷加大,正因如此,兩岸借助海西平臺,進一步推動金融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空間也將更加廣闊。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方上浦認為,兩岸金融合作應堅持“統籌兼顧、市場導向、穩妥推進、互惠互利”4項原則,充分發揮福建在兩岸金融合作上的先行先試作用。

  中國銀行副行長王永利客觀分析了福建省作為海西區主體的優勢和劣勢,指出兩岸需要集中智慧和財力共同探索海西發展的規劃與重點、途徑與方法。同時王永利還並提出了深化兩岸金融合作的六點建議:儘快拉直兩岸匯劃路線;實現現鈔調運、雙幣結算和可兌換;探索金融創新和金融機構經營轉型;探索投融資方式的創新;電子銀行智慧網點的發展;金融多元化的發展與金融安全和穩定。

  作為兩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試的典範,中國銀聯常務副總裁蔡劍波表示,銀聯注重發揮海西的優勢,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去年9月份,中國銀聯聯合福建省旅遊局及7家銀行推出了首張海峽旅遊卡。截止目前,該卡的發卡量已經超過了120萬張,發卡銀行已增至10家,創造了福建省同一銀行産品發行銀行最多的記錄。

  臺灣富邦財産保險有限公司總經理莊子明從自身的視角分析了海西的區位優勢,他説,地處東北亞與東南亞的樞紐位置的海西區是快速崛起的新興市場,商業戰略地位已經形成,基礎設施已經就緒。“市場潛力+政策優勢+臺灣經驗”,海西區的後發優勢不可低估。此外,臺灣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副總經理寧國輝在演講中當即表示願意借助海西平臺與福建商談合作。

  最後,央行福州中心支行副行長晏露蓉用20字概括了本次研討會的專題演講,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用好平臺、深化合作、實現雙贏。

  主題演講結束後,研討會還進行了專題座談與互動交流,並安排了福州市專場宣傳推介活動。15日,研討會還將組織兩岸參會嘉賓實地參觀考察福州高新園區、生物機電園區、福州金融街區以及福州部分重點企業和建設項目。(記者 王偉)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偉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