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一天一個億”:超常投入助力平潭成為兩岸經濟合作新沸點

2011年06月12日 22:3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2日,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平潭開放開發再度成為第三屆海峽論壇大會的熱點話題之一。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在大會上説,由兩岸共同參與編制的《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近期將由國務院批復實施。目前,福建正舉全省之力,以“一天一個億、一天一個樣”的“平潭速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孫春蘭説:“我們還將在平潭設立兩岸合作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對臺胞在平潭投資國家鼓勵類産業,興辦教育、文化、醫療等項目給予財稅、融資、用地等多方面的優惠,同時儘快開通平潭至臺灣本島的海上快速客滾航線,就地辦理臺胞有關證件。希望更多的臺灣同胞到平潭投資興業、工作生活,攜手建設共同家園。”

  出席第三屆海峽論壇大會的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也表示,《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待國務院批復後,國家發改委將按照規劃要求,加快推進各項工作,努力把平潭建成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綠色低碳迴圈的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

  在第三屆海峽論壇大會前夕,福建省政府發佈了包含9大類産業的《平潭綜合實驗區鼓勵類産業目錄》,臺商看好這些鼓勵類産業,目前臺資已佔實驗區總投資的三成以上。

  據福建省發改委介紹,這9大類産業分別是農、漁業,製造業,公共設施管理業,商貿物流服務業,金融及投資與資産管理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衛生、文化和社會保障業,資訊技術應用及資訊服務業,旅遊業等。

  農、漁業主要涉及高效、外向型集約農業的開發與生産,水産品養殖、冷凍保鮮及深加工與大洋性遠洋漁業。製造業覆蓋了新型平板螢幕件等光電産品開發及生産、新型汽車電子元器件及産品、新型醫療器械産品開發及生産、採用高新技術的通訊設備製造、船舶(遊艇)修造,RFID(射頻識別)晶片、LED和光伏産業製造,海上風機裝備、潮汐能裝備和海水淡化裝備等工程裝備製造等領域。

  平潭島處於大陸海岸線的中點,東臨臺灣海峽,距離臺灣新竹68海裏,陸區面積392平方公里,人口39.2萬。今年以來,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國務院批准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先後都進一步明確了“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

  為了實現“一天一個億、一天一個樣”的“平潭速度”,平潭綜合實驗區最近在原有基礎上重新安排項目共63個,年度計劃投資304.2億元,未來3年完成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十二五”期間將完成投資2500億元,為實驗區的跨越發展打好基礎、蓄足能量。

  據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介紹,實驗區設立1年多來,已有近千批境內外客商前來考察,初步達成投資意向200多項,投資額達1000多億元人民幣。在赴平潭的境內外客商考察團中,臺商佔1/3以上。

  今年第一季度,平潭綜合實驗區新設臺資企業9戶,總投資1.15億美元,分別佔實驗區同期新設外資企業的90%和63%。目前,作為實驗區成立以來引進的第一傢具有臺灣背景的高科技産業項目、總投資73億元人民幣的協力科技産業園已動工建設。

  日前,臺灣中華電信公司也與中國電信集團福建公司簽署“合作推進海西智慧城市群建設協議”,欲在平潭聯手共建“資訊保稅港”,10年內使之成為大陸第四大網際網路中心。

  在平潭島東海岸——澳前,這裡的兩岸海上快速客滾碼頭目前已基本建成。負責這項碼頭工程建設的翁彬告訴記者:“碼頭將爭取今年9月投入使用,屆時從平潭出發航行至臺中只要2—3個小時。”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認為,過去一年多來,平潭的規劃建設已經凝聚了兩岸人民的共同智慧,未來在兩岸深化區域合作中,平潭加大探索並先試先行體制機制的創新,共建兩岸人民共同幸福家園。長遠來看,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對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拓展兩岸合作意義重大。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