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婆媳講述:跨越海峽的婆媳情

2011年05月10日 09:2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5月9日,參加“首屆海峽兩岸(奉臺)婆媳文化節”的海峽兩岸和諧婆媳代表在浙江奉化滕頭村。

    

    102歲高壽的鬱月卿老人和她的媳婦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

  近年來,兩岸交流形態各式各樣,婆媳關係也備受關注。據統計,目前中國涉臺婚姻有40多萬對。5月9日,以“婆媳和睦、社會和諧”為主題的“首屆海峽兩岸(奉臺)婆媳文化節”在浙江奉化舉行,2對來自海峽兩岸的和諧婆媳代表向記者講述了她們那跨越海峽的婆媳情。

  鬱月卿老人是土生土長的寧波人,今年已102歲高壽,仍常常跟媳婦搶著洗碗做家務。“婆婆對我比對女兒還要好。”在參觀瀏覽的過程中,來自臺灣的媳婦白素慈一路陪在婆婆身邊,或是摻著老人緩步前行,或是推著老人坐的小車陪她説話解悶。看到此情此景,一起來的小姑子向記者“投訴”稱,“媽媽是個典型的寧波婆婆,對媳婦比對女兒還要好。”

  鬱月卿戲稱,自己女兒很多而媳婦只有一個當然要當寶貝。白素慈嫁人後對廚藝一竅不通,婆婆手把手地教,即使媳婦燒得不好,婆婆也從不計較,而且經常下廚,為媳婦做愛吃的菜。

  “我跟婆婆沒鬧過什麼矛盾。”白素慈説,她與婆婆彼此互相照應、互相關懷、真誠以待,從不計較什麼東西。2003年的一件事更增進了她們婆媳的感情。那年,白素慈的媽媽得了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80多歲高齡的婆婆特意趕去臺灣照顧,經常推著輪椅讓病人到公園曬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看到婆婆這樣,我很感動,覺得婆婆對我媽比我這個女兒還要體貼入微。”

  寧波婆婆鬱月卿對待臺灣媳婦比女兒還要好,而臺灣婆婆鄭李玉理把自己的大陸媳婦徐素芳更是當寶貝女兒一樣對待。

  談起最初與婆婆相處的日子,徐素芳用“大開眼界”來形容。“婆婆不會説國語,我也不會説閩南語,我們之間的溝通都是用手勢。”後來,婆婆看媳婦是個不錯的學生,開始教她説閩南語,這時,徐素芳也順帶教婆婆説起了普通話,倆人教到後來往往會哈哈地笑起來。

  徐素芳一直來對辣椒情有獨鍾,不過公婆家人卻不喜歡吃,去臺灣之前她特意到超市採購了一些帶上。“沒想到婆婆知道我這個喜好後,特意在家裏的菜園裏為我種了一排辣椒。”當家裏快沒有辣椒時,公婆就會及時的摘回來。因為常常感受到婆婆的偏愛,徐素芳為了不給婆婆再添麻煩,第二年她就開始戒吃辣椒。

  擔任奉化—臺灣姐妹會會長的徐素芳非常關注兩岸文化的交流,她説從古至今最難處理的就是婆媳關係,而此次活動的主題非常有利於兩岸文化交流。“這個方面和諧了的話,就沒有難處理的關係了。”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