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大副校長:深化兩岸青年交流 推動兩岸人才發展

2011年05月08日 00:0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大學副校長包宗和表示,“兩岸之間的交流對彼此都很好,這對於兩岸的青年朋友來講,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台灣網 高斯斯 攝)

 

  台灣網5月8日成都消息 作為本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三大議題之一的“兩岸文教合作與青年交流”7日下午在成都舉行分論壇,本次文教交流論壇特地強調青年交流與合作。對此,臺灣大學副校長包宗和表示,兩岸共同重視青年交流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也很重要,未來呼籲更多兩岸菁英交流合作,增進彼此了解與情誼。

  “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在適應上面比較沒有問題,因為兩岸語言、文化以及習慣是相通的,所以,很多大陸朋友來到臺灣,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樣親切!”包宗和表示,大陸的學生來臺灣就讀很快就能適應,希望利用此一優勢,吸引更多大陸頂尖的學生赴臺就讀。

  談到兩岸大學生的特點,包宗和指出,大陸的學生非常刻苦和用心,臺灣學生非常活躍。臺灣的學生可以學習大陸學生的勤奮精神,一起競爭;大陸學生可以學習臺灣學生的靈活和創新。“兩岸交流對彼此都很好,這對於兩岸的青年朋友來講,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兩岸大學在每年寒暑假都會有互訪及交流。包宗和講述了臺大和廣西大學的在互訪交流中的愛心故事。每年暑假廣西大學都會組團到臺灣來,跟臺大學生一起合組一支關心弱勢團體的團隊,一同奔赴臺灣鄉間關懷弱勢群體和貧困孤兒。同樣,臺大的學生也會組團對廣西偏遠山區的孩子們送上愛心與關懷。兩岸青年能夠通過這樣的活動,關心弱勢群體,學會幫助、關懷和照顧,包宗和十分欣慰也深受感動。

  學術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包宗和表示,陸生赴臺以後,不只是交換生,而且是學位生,可以念學位,這樣使得陸生在臺灣停留的時間更長,使兩岸青年朋友交流更加制度化更進一步。

  對於本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文教成果,包宗和希望兩岸專家學者之間能夠深化交流,共組文化團隊,利用雙方的個案共做研究甚至共同出書。並希望今後兩岸共同推動雙聯學位,讓兩岸優秀的學生同時取得臺灣學校和大陸學校兩邊的學位,共同推動兩岸人才發展。(記者 高斯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高斯斯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