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商臺企積極順應兩岸經濟熱潮 攜手兩岸放眼全球

2011年04月09日 16:0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4月9日廈門消息 適逢ECFA簽訂後兩岸制度化交往良好發展勢頭的機遇,又趕上“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正在廈門舉辦的第十五屆臺交會熱絡非常。臺商臺企積極順應兩岸強勁的經濟熱潮,牢牢把握兩岸和平發展所帶來的新局面和商機,攜手兩岸,放眼全球。

  臺中世貿中心董事長林柏榕8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近兩三年來,兩岸合作由漫步走到現在的快速跑,尤其臺灣的貿易,一年對外的進出口貿易大概有5000億美金,其中對大陸有1500億美金,大陸的市場佔了42%。臺灣由於與大陸簽訂了ECFA,不管是人才方面的合作還是市場的互補,今後兩岸的合作會更加密切,更往前邁進一步。因此臺中世貿中心秉著立足臺灣,放眼世界的原則,服務台灣廠商,為兩岸的經貿合作提供更大的服務和條件。

  “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對大陸機械産品不斷積累著購買意願,臺灣工程機械的市場對著大陸機械工程機械産品的需求潛力很大。”臺灣重機行業採購團團長詹益杉以親身感受,講述了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如何進入臺灣市場並打動臺灣民眾的心。他表示,近兩年來,兩岸經貿交流頻繁,讓兩岸的廠商和民眾聯繫更加緊密,也為以後兩岸的機械發展和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臺北商業總會工作已經有17年之久的副理事長吳發添認為,ECFA讓兩岸變得更容易跟國際接軌,有了ECFA,臺灣産品通過大陸走向東南亞等國家,就免了關稅。而大陸的産品可以到臺灣加工,再通過大陸走向俄羅斯、東歐甚至全球。

  “兩岸攜手合作就有機會站上電動車的世界先驅!”臺灣車輛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國榮表示,兩岸都將新能源車輛列入新興戰略性産業,積極推動電動車普及化,且大陸有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汽車及零組件市場潛力非常大,兩岸電動車及汽車電子各有所長,各有專攻領域,臺灣與大陸在電動車領域,互補空間很大。

  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焦佑鈞認為,ECFA簽署和實施後,為實現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和經濟合作機制化開闢了道路,現行的兩岸互利合作進一步深化,産業間定期舉辦交流活動熱絡進行中,不僅強化兩岸精密機械産業供應鏈體系,更發揮兩岸産業優勢,共創進軍國際市場商機。(記者 高斯斯)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