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百位兩岸學者會聚上海探討傳承發展清明文化

2011年03月20日 08:0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100多名兩岸學者和文化界人士19日相聚上海,出席以“傳承與發展清明文化”為主題的首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出席論壇。

  與會兩岸學者表示,長久以來,兩岸擁有共同的清明習俗。與清明緊密相關的、慎終追遠的孝道文化,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也是兩岸文化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後可以進一步發揚光大。

  臺灣東吳大學教授曾祥鐸説,中華民族清明祭祖的習俗保持至今,且越來越旺盛,世所罕見。現象背後蘊含的意義,尤其重大。他認為,清明祭祖會使中華民族的內聚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復旦大學教授胡守鈞説,兩千餘年經久不衰的清明節匯集了儒、道、墨、釋諸家的一些思想精髓,儲存祖祖輩輩的經驗教訓,化為民眾的生存智慧。他提出,弘揚清明文化,可以協調社會關係,疏導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在為論壇發來的視頻致辭中説,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習俗中,最重要的是清明掃墓。他説,清明節的文化,可以讓所有的人認同兩岸的人民都是同文同種,都是屬於中華民族的一部分,都是炎黃的子孫。

  論壇上,兩岸學者還就“清明文化與兩岸融合”、“清明文化在特大城市的發展和演變”等展開交流。

  首屆海峽兩岸清明文化論壇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臺灣中華兩岸人民文經交流促進會主辦。第二屆論壇計劃在臺灣舉行。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