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籍委員建議:建立官員與商人間的反腐“防火牆”

2011年03月10日 16:1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3月10日北京消息 “反腐倡廉”歷來是人民群眾最為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在今年的“兩會”上,代表委員紛紛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委員簡少玉建議,在社會轉型時期,加大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力度,建立政府官員與商人間的反腐“防火牆”。

  “自古至今,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腐敗問題導致政權更疊的現象並不少見。”簡少玉表示,腐敗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而治理腐敗是關係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央對懲治貪污腐敗工作從未放鬆過,並出臺了一些列制度化、規模化的反腐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

  簡少玉説,隨著中央反腐敗力度的不斷加大,一些不法商人開始採取“放長線、釣大魚”的方法腐蝕領導幹部。“不法商人選擇一些年富力強的幹部,在他們羽毛尚未豐滿時,幫助打通關節、建立政績。”簡少玉擔憂,這種日積月累的“成長投資”,會讓一些原本意志堅定的幹部被潛移默化地拉攏、腐蝕。

  簡少玉呼籲,應在社會轉型、體制轉軌時期,儘快建立政府官員與商人間的反腐“防火牆”。她建議加強政治思想教育,促使領導幹部不斷牢固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並加強反腐制度建設,對違規行為要及時糾正並嚴肅處理,切實維護制度的權威性,提高制度的執行力。

  “應該讓人民群眾知道怎樣監督政府,拓寬他們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渠道。”簡少玉建議進一步完善監督體系和監督程式,健全黨內監督、法制監督、民主監督以及輿論監督體系,把公眾參與、專家諮詢、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作為程式加以規範。(記者 陳佳慧)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