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籍委員熱議工資追不上物價現象 盼改革分配結構

2011年03月05日 15:2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籍委員討論民生話題。(台灣網 陳佳慧 攝)

  台灣網3月5日北京消息 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要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努力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臺籍全國政協委員指出,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的不合理,是導致居民消費能力下降、內需不振、經濟增長長期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的根本原因,應該儘快通過改革國民收入分配結構等途徑扭轉這一局面。

  “近年來,工資追不上物價,存款追不上房價等現象,都説明勞動者的勞動價值普遍低於其對社會的貢獻價值。”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在向全國政協會議提出的提案中表示,由於居民收入水準不高,沒有能力消費,造成我國消費率偏低,難以推動擴大內需目標的實現。

  臺盟中央建議,應儘快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把居民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最終需求,以此來推動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力爭到2020年前後,把我國居民消費率提高到75%-80%,外貿依存度降低到40%以下。“這不僅是‘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根本要求,也是保障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

  提高勞動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提案建議,必須抓住中央提出的要在“十二五”開局之年,通過收入分配改革實現“國強”到“民富”轉變的有利時機,大力改革收入分配體制,提高勞動收入在GDP中所佔的比重,特別是勞動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議國家針對企業在最低收入標準之外為員工增加收入的支出,在所得稅的5%之內予以抵扣,讓企業有能力在一次分配當中擴大員工的收入。

  壯大中等收入階層數量

  臺盟中央在調研中發現,為支付高昂的房屋價格,中等收入者奮鬥數年創造的財富被瞬間卷走,淪為“房奴”,影響其投資、消費、創業、進修。建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發展壯大中等收入階層數量。通過抑制房地産價格過快上漲、建立合理稅收體系、進一步抑制通貨膨脹等手段,為中等收入者減壓。

  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水準

  提案建議,應積極運用財稅等措施扭轉初次分配中資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而勞動所得持續下降的現象,通過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就業人數,並加大對中低收入家庭的現金補貼、補助力度等方式,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準。

  “應該讓更多的城鄉居民有錢並敢花錢。”提案指出,應通過加大社會保障的投入力度,積極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增加社會保障水準,建立健全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工資制度、失業保險制度等方式,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準,消除居民對未來風險抵禦能力的低預期,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使社會保障制度真正徹底地覆蓋到全社會,真正解除城鄉居民的消費顧慮。

  努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臺盟中央認為,農村擁有最大的消費市場、最大的消費潛力,擴大國內居民消費需求的重點理應放在擴大農民的消費上面。

  應當切實落實近年來出臺的取消農業稅、直接補貼種糧農民、提高糧食收購價等政策措施,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應加強農村流通體系建設,促進農産品市場化,適當提升農副産品價格,切實改善和提升農村基礎公共設施水準。建議全力推進農村社會保障,有力促進農民增産增收,有效解決農村家庭上學難、看病難、養老難等問題。(記者 陳佳慧)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