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解放軍少將:兩岸軍人應戳力合心弘揚“黃埔精神”

2011年03月04日 08:02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資料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 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黃埔精神是聯結兩岸軍人情結的一個紐帶,為了祖國的和平統一,為了民族的團結富強,兩岸軍人有必要,也有可能不分政見,不分黨派……戳力合心,弘揚黃埔精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

  羅援少將説,今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在緬懷革命先驅、辛亥革命的領導者孫中山的歷史功績時,不應該忘記他的另一個歷史性貢獻——創建黃埔軍校。

  “陞官發財,行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羅援説,這兩行寫在黃埔軍校大門上的楹聯彰顯出“不怕死、不貪財”、“為國、為民”的黃埔精神。

  據他講述,黃埔軍校是中國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一所“武科”學校,與英國的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美國西點軍校、俄羅斯的伏龍芝軍校被列為當時世界四大軍事名校。

  “黃埔軍校屬於中華民族。”羅援細數,在解放軍的開國10大元帥中有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林彪5人曾是黃埔軍校的教官和學生;在10位大將中有3位畢業于黃埔軍校;曾經在那裏學習過的還有上將8人、中將9人、少將11人等。不僅如此,新中國有很多軍事院校的領導、教官也都來自黃埔軍校。

  羅援説,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兩黨合作的産物,也是兩黨共同的寶貴財富,是所有華夏子孫,包括海峽兩岸和海外華人共同擁有的歷史遺産,弘揚黃埔精神對祖國統一大業具有不可取代的現實意義。

  此次參會,羅援有一個建議,希望兩岸的軍人,有一天能在同一個平臺上研討黃埔精神,弘揚中華軍旅文化,“我相信這樣能夠對海峽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和諧和穩定,對中國的繁榮富強,作出新的貢獻。”羅援説。(記者 歐陽開宇)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