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生、大陸養” 廈臺農漁業合作步入新境界

2011年03月01日 08:0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1産季的首批臺灣産甲魚卵,近日登陸廈門口岸。這些小小的甲魚卵,體現的是廈臺兩地農漁業合作近年新興起的一條産業鏈。

  在此條“臺灣生、大陸養”的産業鏈中,臺灣將甲魚卵和養殖技術輸入大陸,利用大陸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養殖甲魚,待甲魚成長後,再輸回臺灣産卵。這樣的産業鏈合作,不但可滿足臺灣每年數十萬隻種甲魚的需求,亦可節省大半的養殖成本。

  甲魚卵帶來的産業鏈,只是廈門和臺灣一衣帶水,近水樓臺開展農漁業合作的一個例子。

  憑藉獨特地理位置優勢,以及廈門市各部門的優惠政策,廈門早就成為臺灣水果登陸的第一大口岸,日益成為臺灣水果銷往大陸的最主要集散中心之一。臺灣鮮活水産品登陸也在這兩年取得突破性進展,來自臺灣的石斑魚等鮮活水産品以其物美價廉備受廈門民眾歡迎。

  如今,除了農漁産品貿易繼續火熱,廈臺農漁業合作向著進一步更深層次的産業合作發展。據統計,目前廈門已累計引進臺灣農業企業160多家,總投資3.4億美金,其中包括農友種苗等臺灣知名農業企業。農業部亦在廈門設立了“對臺農業交流合作基地”,廈門還成立大陸首個兩岸農産品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和海峽農業科技發展中心。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