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ECFA給力 臺灣水果成大陸年貨市場“新寵”

2011年01月30日 11:02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29日,廈門中埔臺灣水果批發市場裏,市民陳錦華一到水果攤前,就低著頭挑選起臺灣蓮霧來,儼然一副“老主顧”模樣。

  “臺灣水果有些品種是大陸沒有的,品質也相對高些,像蓮霧就清甜爽口,家裏孩子非常喜歡吃。但早些年價格實在太高,只能偶爾嘗嘗鮮,現在便宜了不少,市面上數量也多了,吃的也就多了起來,給親戚朋友送禮,有時也會選擇提一籃臺灣水果。”她告訴記者。

  而同一天同一市場,泰吉行臺灣水果店的老闆林全和正忙著清點貨物,準備把它們發送到北京、南京、瀋陽等大陸其他城市。

  “今年春節臺灣水果特別好賣,25日晚剛裝卸5個集裝箱,忙了一個通宵,今天晚上估計還要幹一個通宵。”這位2007年就開始在這個市場經銷臺灣水果的高雄老闆説自己一點也不覺得累。當天下午,他還有4個集裝箱的臺灣水果將從高雄運抵廈門。

  廈門是目前大陸最大的臺灣水果進口口岸。據廈門海關統計,2010年廈門市進口零關稅臺灣水果4129.22噸,同比增長38.95%,佔大陸進口量42%;貨值431.22萬美元,增長60.36%,佔大陸進口值25%。大部分臺灣水果在廈門口岸通關後,一天內就又發往全國各地。

  “現在我們的行銷點都設到南京、鄭州等地了,比起當初,(臺灣水果的)銷售量也早已增長了好幾倍。今後不僅是春節,就是平時,銷量也肯定還會大增。”説這話的是廈門天天連讚農産品貿易公司負責人莊嚴。作為大陸第一個進口臺灣水果的貿易商,他們公司的第一張通關證書已被博物館收藏。

  “臺灣水果正經歷著從‘奇瓜異果’到‘百姓口福’的身份轉變。5年前,絕大多數大陸消費者不知道蓮霧、釋迦為何物,七、八十元一斤的高價也讓他們望而卻步。而現在,臺灣水果進口量不斷增加,價格也開始進入常態,像蓮霧,早年六、七十元一斤,如今二、三十元一斤,尋常人家也能承受得起。”莊嚴認為。

  在天天連讚農産品貿易公司門市部,記者看到,各色臺灣水果堆滿了貨架,包裝精美的臺灣水果禮盒分168元、248元和288元三種。“臺灣水果已成為廈門人熱衷的節日禮品之一,現在每天都能賣掉幾十盒。”

  “隨著新政策的實施,今後這一塊的競爭也將越來越劇烈,因為兩岸不少地方不少人都在搶這個市場。”

  莊嚴所提到的“新政策”就是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計劃。2005年8月1日起,大陸正式對原産臺灣地區的鳳梨、番荔枝、木瓜、楊桃、芒果、番石榴、蓮霧、檳榔、柚、棗、椰子、枇杷、梅、桃、柿子15種水果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而根據(ECFA)“早收”計劃,從今年1月1日開始,香蕉、橙、檸檬、哈密瓜、火龍果等5種臺灣水果進入大陸市場將享受5%到10%不等的降稅優惠,到1012年將實現零關稅。

  臺灣利統股份有限公司事業部協理謝進財表示,ECFA今年元旦開始實施,對臺灣果農是一大利好,水果銷往大陸通關程式更為簡化,時間、稅費成本大大降低,農民種植積極性明顯提高,種植面積、品種、數量都有增加。譬如柳橙,今年1月1日起,關稅從原來的12%降低到5%,未來還將持續降低至零關稅。“這是臺灣水果降價的最主要原因”。

  隨著春節臨近,臺灣水果在大陸年貨市場也越發“受寵”,不僅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廈門,就是遠在內蒙古的烏海市,節前水果市場上臺灣水果也可以見到。

  打開報紙,信手拈來就有不少資訊:臺灣水果平價“搶灘”北京春節果市、臺灣水果有望擠上春節餐桌(天津)、臺灣水果湖北展銷、臺灣雲林名産“登陸”上海鳳梨最受歡迎、臺灣水果放低身價搶市場(青島)、臺灣水果大批登陸(杭州)……

  與此同時,隨處可見的還有不少地方的春節專題展銷會上兩岸聯手共同拓展市場的身影,如:臺灣雲林縣在上海設立“雲林物産館”,南昌舉辦臺灣年貨展,臺灣水果走紅嘉興農展會,臺灣水果亮相渝中“水果狂歡周”,等等。

  “從‘奇瓜異果’到百姓口福,臺灣水果見證了兩岸融合加速度。相信未來也會像臺灣水果一樣,有越來越多的臺灣産品進入大陸尋常百姓家,也有越來越多的大陸産品為臺灣消費者所喜愛,兩岸民眾間的距離越來越近。”臺灣問題專家、資深媒體人士翁之光認為。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