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專家建議閩臺應密切合作加快閩係紅磚建築申遺

2011年01月15日 15:0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組織成立一個包括海峽兩岸相關人士在內的申報‘世遺’領導機構,進一步密切與臺灣合作,共同推動‘申遺’早日成功。”14日,在此間召開的福建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福建省政協委員、泉州學研究所所長林少川呼籲,紅磚建築這個閩臺共同文化載體的保護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以三間張雙落大厝為基本單元,大量使用宮廷色的紅磚紅瓦,廣泛應用白色花崗岩做臺基階石,屋頂多為兩端微翹的燕尾脊,壁墻、廊堵、屋脊等細部裝飾及其講究,在福建,這種既有“東方家園”之稱,又有“中西合璧”美譽的閩南紅磚建築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閩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華,不僅是閩南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閩臺文化淵源的有力見證。

  據了解,閩係紅磚建築,在閩南以泉州為核心,在臺灣以金門最為集中。數百年來,閩係紅磚建築隨著閩南人闖世界的步伐傳遍海內外,臺灣傳統建築中常見的紅磚紅瓦建築就深受閩南紅磚古厝的影響,臺北陳氏祖宅、大溪李姓祖屋、麻豆林氏住宅等傳統民居,都完好地表現了閩南紅磚古厝的風格特點,可以説,兩岸紅磚建築文化一脈相承。

  紅磚建築是兩岸同根同源的佐證,也是聯結兩岸民眾心靈的紐帶,但是近年來,隨著歲月的侵蝕、城市化進程加劇和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兩岸紅磚建築的保護都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兩岸合作研究與保護紅磚建築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早在2010年初,臺灣金門有關負責人就曾前來福建泉州,為紅磚建築群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錄”事項進行協商溝通;2010年12月,在福建泉州舉辦的海峽兩岸文化遺産保護論壇上,來自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就閩係紅磚建築的保護與傳承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在兩岸專家學者的共同推動下,如今,福建省政府已經申請將閩係紅磚建築群等項目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錄”並申報世界文化遺産,臺灣方面也有意聯袂。

  “閩係紅磚建築的保護與傳承,是兩岸文物和文化遺産保護方面開展交流合作的一個新的起步。在文化遺産保護方面,兩岸在文化遺産交流、技術、制度法規等方面,將有很多值得交流的地方。”林少川説。(完)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