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大學師資力量雄厚,“海歸”特別是留美名校博士教授比例非常高,教材(大部份是原版教科書)與課程內容“西化”,有一部份課程是全英文授課。大量“海歸”給臺灣的大學帶去了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和富有創意的教學方式。
在大量“西化”的同時,原汁原味的“國學”卻在大學大行其道。很多學校在全校學生必修的“通識”課程中,將“國學”列為必修課。大學中文系更是“一本經書要上一整年”。
大學就是學生的“夢工廠”
多年前,臺灣填鴨式的教學與制式的考試體系,常被人詬病培養的學生缺乏創意。現在,自由、創新已經深深紮根于臺灣的校園。
五年前,臺科大研究生以上入學考試,筆試已全部取消。校長陳希舜説:教育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還是挫折學生?臺灣的大學生普遍可以跨係、跨專業自由選課,學校努力給學生營造最大的發展空間。
2007年,成功大學成立“三創研發中心”,推動創新、創意、創業的全新教學思維,成為學生特別喜歡的選修課程。三創課程以啟發智慧、引導創意、創新商品、實踐創業等來激發學生的創意潛能,給學生提供築夢、圓夢的空間。幾年來,“研發中心”協助學生成立了四五十家公司,其中有一家在美國完成股份有限公司登記,並對外營運,開創臺灣大學生在海外註冊公司的先例。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