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ECFA+十二五”構造兩岸經貿“雙核驅動”

2010年12月30日 22:1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30日9點半,臺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的一間會議室裏已幾乎座無虛席。一場關於“ECFA臨時原産地規則”的説明會即將開始,近百位企業代表早早就位,晚到幾分鐘的人就只能坐在後窗邊的臺子上。

  2011年1月1日,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早期收穫計劃就將全面實施,屆時將有539項臺灣産品可以享受優惠關稅待遇進入大陸市場。

  “我們和大陸的中化國際有貿易往來,今年出口的産品主要是‘潤滑油基礎油’,就列入了早收清單。”臺灣騰華能源實業公司的一位代表指著表格説,2009年這一産品的稅率是6%,而ECFA早收計劃實施後,相信今年出口大陸的數量會明顯增加。

  ECFA早收計劃啟動進入倒計時,臺灣業界都在加緊各項準備工作,希望儘速順利搭上兩岸關稅優惠的“貿易快車”。近來,臺灣當局多個相關部門分行業、分區域舉行了數十場ECFA説明會,業界踴躍參與,就是要從實務操作上儘快熟悉辦理手續的具體程式。

  30日在電電公會舉辦的説明會持續了3個多小時,企業代表們聽得非常認真,會後有不少人還留下來,繼續向主講人詢問。一位石化企業的代表説,雖然他所在企業的産品只有一兩項列入第一批早收清單,但相信在下一批開放中會更多地列入,儘快熟悉整個作業流程對企業來説非常重要。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