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眼看重慶:古老山城綻放新顏

2010年11月17日 09:5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仿佛就是一瞬間,重慶和臺灣的聯繫變得好密切。從前腦海裏神秘的‘陪都’、山城,現在都被一個概念所替代——臺商投資的熱土。”正在此間參加“2010年‘森林重慶’暨‘重慶 臺灣周’記者採訪活動”的臺灣《經濟日報》記者何蕙安如是説。

  14日採訪活動開始以來,記者團走訪了日月光中心廣場、西永微電子産業園、北碚臺灣農民創業園,還參觀了鴻恩寺森林公園、金佛山森林公園。

  無論是簇新的購物廣場、忙碌的建設工地,還是龐大的規劃沙盤、茂盛的山林竹海,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臺灣同行表示,重慶日新月異的變化超乎想像,“只有親身體驗才知道”。

  作為一名財經記者,何蕙安一年多前開始關注臺商在大陸西部的動向,重慶是她重點“監控”的城市。“去年第一屆‘重慶 臺灣周’,是我第一次來到重慶。那時沒有太多大臺商,會展以外的採訪也是平平。這次再來看,富士康、英業達、廣達都在西永投資建廠,有的甚至已經開工。速度之快令人驚嘆!”

  今年6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重慶簽署,不僅掀開了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新頁,也讓重慶走進了島內民眾尤其是經貿界人士的視野。據市臺辦負責人介紹,重慶正在爭取落實ECFA的先行先試權,積極打造臺商聚集的第三大重點區域。

  在日月光中心廣場,公司副總經理李忠晉告訴來訪的臺灣老鄉,由於眼光好、卡位準,公司在重慶的地産投資項目已經“開花結果”,重慶近來力推的軌道交通、綠化工程等市政建設,也為公司帶來新商機。他的一番話,贏得不少人點頭贊同。

  在西永微電子産業園,大家爭先恐後提問。臺灣TVBS記者莊志偉詳細諮詢了臺資企業在綜合保稅區享受的稅費優惠,臺灣《中國時報》記者白德華十分關注富士康的投資規模和廠房建設,臺灣《工商時報》記者李書良希望獲知其他臺灣微電子大戶進駐的相關進展。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