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同仁堂要進軍大陸

2010年09月26日 16:0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樂崇輝的兒子樂秉松在臺灣出生和長大,小時候並不知道自己的家族背景,父親從不提起。不過他念小學時,逢年過節,父親總會帶他到臺北開封街的同仁堂去拜年,到了那裏,大家都喊他“大公子”。一直到他30多歲,父親才向他和弟弟們攤開家史,並要他去當學徒,希望重振家業。幾經籌備,樂家于2007年成立“京都同仁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網站上介紹説:2009年註冊了 “樂氏禦供”商標,凸顯正宗同仁堂在臺灣的價值,即以國際觀、全球化的視野,開發出北京同仁堂做不到的療效顯著産品,建立同仁堂14代在臺灣的價值——恢複國藥金字招牌的實際內涵,並與收歸國有的 “北京同仁堂”展開競爭合作,讓13億人口也可再享正宗同仁堂的優質産品。

  北京同仁堂早已進臺灣

  面對臺灣同仁堂在大陸的佈局,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宣傳部長江曉東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並不清楚臺灣樂氏集團進大陸這件事,臺灣樂氏家族沒有與北京同仁堂接觸過,他也沒有得到相關消息。因此,對於如何看待此事,他表示“沒法回答”。不過,在臺灣樂氏創辦“大清藥王”時,北京同仁堂曾回應稱,雖同為樂家後代,但商標已註冊,將研究是否涉及侵權問題。

  “同仁堂”品牌在臺灣的知名度很高。 2001年,以同仁堂為背景的電視連續劇《大宅門》在臺灣播出,創下了高收視率;2002年,專門介紹同仁堂歷史的連續劇《大清藥王》又在臺灣播出,使同仁堂的聲譽如日中天。而同仁堂主打産品“安宮牛黃丸”幫助臺灣主持人劉海若從死亡線上掙脫出來一事,更使其在島內受到極大追捧。不少民眾為能買到同仁堂的産品,特地趕到香港、北京等地。在此情況下,北京同仁堂于2004年1月在臺灣開設了旗艦店,面積達800多平方米,以“養生文化”為主題,設有野山參區、八珍區等八大區域。但由於政治原因,同仁堂的藥品還不能直接進入臺灣地區銷售,進入島內的主要是保健藥品、保健食品和藥材等,如筋骨酒、蟲草、人參、鹿茸、蓮子和白木耳等,約有100多個品種。此外,北京同仁堂還和臺北國賓飯店合作,在臺灣推出藥膳餐,即由北京同仁堂提供所有藥材和配方,從北京空運來臺,再由臺北國賓主廚負責料理。如今臺灣同仁堂也要到大陸發展,島內期待著兩岸老字號能夠在競爭合作中,迸發出新的火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