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北故宮院長:兩岸文物交流合作仍有發展空間

2010年09月06日 15:0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華文化聯誼會名譽會長蔡武5日下午在臺北故宮參觀,院長周功鑫親自導覽。圖為蔡武與周功鑫參觀後與記者會面,談參訪感受。中新社記者 劉舒淩 攝 

  

  據香港中通社報道,對於兩岸文物交流與合作,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表示,未來合作仍有許多發展的空間,臺北故宮和北京故宮有交流的機制,每年都會回顧和展望合作的工作,在文物交流方面,過去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坐落于臺北外雙溪畔的臺北故宮,以毛公鼎、肉形石、翠玉白菜、北宋汝窯等稀世珍品聞名於世,收藏了大批華夏文物,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的皇家收藏,數量達67萬多件。館內典藏多為中國歷朝傳世之寶,遂有“中華文化寶庫”之譽。

  周功鑫4日在香港出席一個活動時對中通社記者指出,兩岸故宮仍然有不少合作的空間。去年初,兩岸故宮在合作交流方面,已達成“九項共識”,包括建立聯合辦展機制、人員定期互訪、網頁互聯、參加對方組織的學術研討會、加強業務人員的交流和往來等。去年,北京故宮博物院還借展了珍藏文物給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辦的雍正展。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年10月將舉辦“南宋展”,將向浙江省、福建省博物館借一些展品。周功鑫指出,南宋年間,文化振興、經濟復蘇、對外貿易發達,其藝術影響深遠,直至當今文化生活皆受其影響。他們準備把南宋文化進行全方位的介紹。

  此外,臺北故宮博明年中將推出“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臺北故宮典藏《富春山居圖》後段“無用師卷”,與現藏于浙江省博物館的前段“剩山圖卷”將在臺北故宮合璧展出,重現元代畫家黃公望的代表作原貌。

  周功鑫表示,目前全世界博物館的經營及角色逐漸轉化,以博物館産業化方式經營品牌形象,與企業互相引用彼此的經營理念及智慧,並與社會經濟發展結合,逐漸發展文化創意産業。不過,對於兩岸在文化創意産業的合作方面,她認為,只要人力足、空間夠,未來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施清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