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經濟觀察:後ECFA時代臺商積極“北上西進”

2010年08月24日 12:4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企富士康向河南、河北等大陸腹地進行的戰略轉移和産業升級,目前正成為兩岸媒體聚焦熱點。富士康這個巨型企業的“北上西進”,恰與不少中小臺商的轉移同步、同向。所不同的是,這些臺商選擇轉移的契機是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訂之後。

  23日下午,河北邯鄲市下轄的磁縣政府在當日舉行的首屆兩岸中小企業發展論壇上,與多家臺資企業建立正式經貿合作關係。共簽下5個總額約13.3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項目。

  這樣的投資僅僅是個開始。與東南部地區相比,內陸與臺商的合作還有很大的空間。目前,河北一省的臺資企業數量還不敵江蘇省蘇州的昆山一地。但諸多臺商,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西進北上”戰略已經在多種因素的激發下日益清晰。

  這種戰略考量之後不可否認有土地成本、勞動力價格等因素的支撐,但更重要的是在ECFA簽署後,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背景下,“登陸”投資有了制度性的保障。依託於此,廣袤的內地市場顯得更為誘人。

  大陸改革開放30多年來,臺商投資呈現出由南到北、由沿海到內陸的脈絡。與臺灣最近的福建成為臺商登陸的第一站,然後聚集在以珠三角地區為核心的東南沿海區域。1997年以後,江蘇昆山以其優越的招商政策和環境吸引臺商大批入駐,再加上上海的輻射帶動,長三角地區漸成臺商新寵。最近5年來,環渤海、中西部地區等大陸腹地被臺商看好,甚至新疆、重慶等偏遠地區也得到關注。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