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馬英九:陸生赴臺可讓兩岸青年相互了解

2010年08月14日 13:5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8月1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陸生三法”將在臺灣“立法院”本會期臨時會闖關,若順利三讀通過,預計今年9月可先推動兩岸大學的雙聯學制。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天説,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可讓兩岸青年相互了解,有助於奠定臺海永久和平的基礎,並可讓臺灣學生更用功,産生良性競爭,也能夠紓緩島內大專院校招生不足的問題。

  馬英九與佛光山星雲法師上午出席“2010年海外青年生命學習營結營典禮”,學員們非常興奮,高舉旗幟,熱情向馬英九問好。

  馬英九説,宗教可以作為移風易俗正面力量,若能在監獄墻外做好思想矯正,人就不會做壞事,到後來被送到矯正機構。

  他表示,每次參加佛光會活動都有一種特殊感受,因為佛教在臺灣的發展是非常獨特精彩的文化現象,成為高度入世化、企業化,以及志工化(志願化)的型態。佛教徒不但保存佛教傳入中土後的特色,更向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傳播。

  馬英九認為,這是臺當局60年來打造具有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當中,最精彩的現象,期盼借著強大的宗教力量,引領民眾存好心、説好話、做好事。報道指出,在場的學員中有不少來自大陸,馬英九説,這是他上任後改善兩岸關係的結果。

  有北京學生向馬英九請教對大陸學生赴臺的看法。馬英九指出,“主張開放大陸學生赴臺讀書,這是我6年前擔任臺北市長時就提出的”。他認為,如果臺海想要獲得永久和平,最好讓年輕人在比較早的階段就相互認識。

  其次,馬英九表示,臺灣在富裕之後,學生用功的程度不如以往。如果大陸學生赴臺,將可以産生良性競爭,這是臺灣學生所需要的。

  馬英九並説,臺灣高等教育面臨名額過剩、招生不足的問題,若大陸學生能來臺,並吸引海外學生就讀,將可發揮平衡教育資源的效果,有效運用部分閒置設備與名額。

  報道稱,約1000名來自近150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年赴臺參加生命學習營,體驗佛教歷史文化,包括作早課、過堂、抄經、參禪打坐等,都讓學員印象深刻。(台灣網 劉海偉)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