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ECFA搭橋 開設國際規格藥廠成兩岸生技業合作趨勢

2010年08月02日 10:2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8月2日消息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兩岸生物技術搭橋,在新藥研發、臨床認證、共同研究華人特有疾病和編撰中華藥典的3項協議可望先行,符合國際規格的PIC/S(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藥廠將成趨勢。臺灣太景生技公司董事長許明珠表示,配合兩岸簽訂ECFA,在關稅優惠、技術獲肯定和藥廠有國際水準下,臺灣確實擁有進入快速成長的大陸醫療市場的優勢。

  許明珠認為,大陸目前制藥工業産值近9000億人民幣,且每年皆以約2成速度增長,預估2012年大陸將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次大醫藥市場。瞄準大陸醫藥消費市場驚人動能,目前已有多數歐美藥廠將海外已上市的新藥,以進口藥證方式進軍大陸,並在大陸進行200例臨床試驗。杏輝投資的杏輝天力研發的天力再生,也是在大陸進行臨床,並在大陸取得植物新藥上市許可,至於東洋制藥亦與晟德合資在蘇州成立癌症和蛋白質新藥藥廠,都是看中大陸市場的商機。

  許明珠指出,第六次兩岸兩會會談把華人特有的疾病列為兩岸生醫業共同研發的方向外,近年島內不少大廠也願意專為大陸市場設計純新藥臨床試驗,即可見其市場潛力。為鼓勵醫藥産業創新發展,大陸近年積極修訂藥品註冊管理辦法。政策推動産業轉型的態勢明確,亦讓兩岸生醫産業將積極以國際規格為共同認證標准將成趨勢。

  臺灣健喬信元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智暉表示,健喬已投入新台幣1億元興建符合國際規範之女性荷爾蒙用藥專門廠。美時制藥為了拓展外銷市場,投資擴建符合美國標準之生産軟體與硬體,並申請認證。

  華南永昌證券研究部經理王子剛認為,未來小藥廠的生存空間將因無法投入龐大資金提升廠房設備而逐漸壓縮,預期將有一批藥廠釋出轉售下,制藥産業終將為大藥廠獨佔市場。

  報道説,伴隨臺灣對全球專利的保護,加上ECFA簽署和第六次兩岸兩會會談為兩岸生技搭橋,可望為島內生醫業營造黃金時機。技術逐漸成熟,財團和創投願意投入資金補助,搭配符合國際規格的藥廠和臨床認證,目前正是生醫業空前的好時機。(台灣網  孫金誠)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