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清華大學生攜手攀登各拉丹冬雪山

2010年07月28日 11:0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7月的長江源頭,金色的陽光灑向唐古拉山終年不化的冰雪,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腳下,兩岸清華大學組成的聯合登山隊共17名同學,在2名教練的指導下支起了宿營帳篷。

  就要朝山巔進發了!

  位於青海省境內的各拉丹冬雪山是唐古拉山脈最高峰,藏語意為“高高尖尖的山峰”,是世界第三大河——長江的發源地。

  北京清華大學與臺灣新竹清華大學同根同源。50多年來,兩岸清華保留著同樣的校名、校訓與校歌……

  征服雪山之巔 踐行百年校訓

  征服長江源頭的雪山之巔,有“飲水思源”之意,更印證著清華大學“自強不息”的校訓。

  2011年,兩岸清華大學將共同迎接百年校慶。作為校慶的“預熱”活動,兩校登山協會從今年1月起開始籌劃攜手攀登各拉丹冬雪山。“一切就這樣奇妙地發生了,像一場夢。”臺灣清華大學學生郭昊罡坐在帳篷裏,一邊整理登山設備,一邊向記者抒發著美夢成真的快樂。

  郭昊罡是臺灣清華大學二年級的學生,也是學校登山協會的會長。他告訴記者,由於地理和氣候原因,在臺灣登山幾乎都是叢林中的攀爬。“雖然臺灣也有很多高山,但那和雪山不一樣。我一直嚮往站在藍天下,親身體會在冰天雪地中行走、攀登的感覺,但一直覺得那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而今,這個“遙遠”的夢想終於在兩岸清華人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實現。

  “今年1月,北京清華大學的同學向我們發出了邀請。大家一拍即合,希望借登山活動為清華的百年校慶獻禮。整整半年,我們各自為活動進行了精心的籌備工作,找贊助、訓練,溝通,為了我們共同的雪山夢,大家一直在不懈努力。”郭昊罡説。

  在青藏高原最美麗的7月,兩岸清華大學的19名攀登者,終於匯集在長江源頭。在似乎伸手就能扯下白雲的晴朗早晨,年輕的登山者們開始向夢想出發。

  迎接風雪洗禮 挑戰生命高度

  對於初次攀登青藏雪山的臺灣大學生,新奇中也伴隨著挑戰。“大陸登山隊的同學很多有雪山經驗,而我們則相對經驗薄弱。為此我們提前一個月到北京進行了低氧訓練。”臺灣清華大學登山隊隊長許泊濬説。

  聯合登山隊大本營設在海拔5300米的山腳下,含氧量約為平原地區的一半。缺氧環境考驗著年輕學子們的登山信心。

  “其實,在臺灣的時候我們對‘高山症’已經有所了解。臺灣不乏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預防、應對‘高山症’是重要的一課。我相信現在的頭疼、失眠是正常的反應,會隨著對高度的適應慢慢減輕。”郭昊罡對記者説,也如此為隊友們打氣。

  聯合登山隊中的臺灣隊員表示,來到各拉丹冬腳下,能否登頂已經不是最重要的,5300米的海拔對他們來説本身就是一個新高度。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