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綜述:新機遇、新領域、新起點

2010年07月12日 00:3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為期四天的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11日在廣州閉幕(台灣網 鐘寶華 攝)

 

  台灣網7月11日廣州消息    仲夏羊城,草木蔥蘢。86年前,國共第一次合作在廣州拉開序幕;86年後,在兩黨合作發源地,在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新形勢下,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隆重召開。國共兩黨匯聚兩岸群賢、集思廣益,“起而行,坐而言”,再度共謀和平大計與民族復興。

 

  本屆論壇倡導以提高兩岸競爭力為核心,在以創新為訴求的時代潮流中,在兩岸關係的新形勢下,把握了新趨勢,體現了新視野,提出了新舉措,展現出了一系列新意。

  新機遇——ECFA開啟兩岸經濟合作新時代

  本屆論壇是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後國共兩黨的首次高層會晤,也是後金融危機時代兩岸産官學屆重要的一次高端聚會,在這樣的新形勢下,論壇的熱點議題,推出的積極舉措,指出的發展方向,無疑備受矚目。

  本屆論壇圍繞促進新能源産業合作、加強節能環保産業合作及深化兩岸經濟合作三項議題進行研討,並舉辦文化教育專題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開幕伊始就表示:這是國共兩黨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舉措,反映了兩岸同胞對加強兩岸合作、實現互利雙贏的共同期待,適應了兩岸經濟合作向更高水準邁進的客觀需要。

  對於本屆論壇議題的落腳點,中臺辦主任王毅評價:本屆論壇的主題選得好。抓住兩岸簽署ECFA的重要契機,緊扣後金融危機的國際背景,可謂正當其時。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也對ECFA簽署後兩岸經貿合作的未來寄予厚望,他指出:ECFA是讓臺灣與兩岸經濟與區域經濟能夠銜接的一個橋梁,可透過兩岸經濟合作維持臺灣在全球産業分工體系的優勢,促使臺灣的企業在這種快速整合的環境中找到生存的空間,避免邊緣化。

  雖然ECFA還未正式生效付諸實施,但其引發的效應已讓兩岸産業界迫不及待地謀劃加速雙向合作的步伐的策略。與會的兩岸有識之士普遍認為:ECFA為兩岸聯手實現産業升級、合力開拓産業藍海,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機,將推動兩岸産業合作和經貿關係跨入新時代。

  面對這一關鍵期和機遇期,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研究員劉大年認為: ECFA無疑是兩岸經貿的高速公路,臺灣可借由ECFA拓展大陸內需市場,改變兩岸産業分工模式,大陸也可以再進一步深化東亞分工鏈的地位,強化國際競爭力,實為雙贏。

  臺灣學者林聖忠表示:利用ECFA這個平臺,兩岸産業完全可以展開更高、更廣泛的合作與交流,共創全球華人産業標準和全球産業品牌。

  對外經貿大學臺港澳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華曉紅指出,就産業而言,ECFA的重要意義在於推動兩岸雙向開放,促進兩岸資源在市場環境下達到有效配置,打破貿易壁壘,使兩岸可以在更多領域和更深層次分享參與國際分工的成果。”

  閉幕式上,兩岸400余位參會精英捧出22條“共同建議”,細緻綿密,緊扣主題,涵蓋服務、科技、能源、環保、文教等多個領域,可以説,展現了兩岸在後ECFA時代的新形勢下謀求抓機遇,求創新、完成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與産業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願望。

  新領域——新興産業成為兩岸經濟合作鼎故革新關鍵點

  順應時代潮流,體現兩岸特色,堅持務實探討,始終是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重要特點。以新能源、節能環保産業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已經成為使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兩岸如何突出新興産業在兩岸經濟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兩岸攜手發展新興産業的策略、重點、政策保障與機制建設提出設想,是本次論壇的聚焦點,更是兩岸經濟合作鼎故革新的關鍵所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論壇開幕式就表示:當前兩岸經濟合作還存在巨大潛力,有規劃指導和政策支援的新型産業合作剛剛起步,新形勢下,兩岸經濟合作要加強前瞻性佈局,以提高兩岸競爭力為核心,通過大力加強戰略性新興産業合作,共同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

  本次論壇期間,通過實地考察和專題研討,兩岸專家學者“坐而言,起而行”,在新興産業領域達成了諸多共識,大家一致認為:從兩岸的政策環境、技術水準與市場規模以及企業層面來看,兩岸在新興産業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並呼籲兩岸加強在關鍵技術的研發、生産、行銷等環節的全方位合作,提升雙方的産品的國際競爭力,讓全球享受到兩岸在新興産業領域合作帶來的成果。

  中共中央臺辦特邀嘉賓張國寶在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去年,臺灣推出了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保健、精緻農業和文化創意等六大新興産業規劃。今年,大陸即將推出戰略性新興産業規劃。兩岸將未來經濟發展的重點聚焦在新興産業,這給兩岸經濟合作帶來了新的重大機遇。

  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特邀嘉賓林聖忠也表示:希望以新思維規劃建立兩岸在新興産業領域的新合作模式,共同推動實現“兩岸新興産業合作進軍全球市場”的願景。

  新起點——務實平臺引導兩岸開拓和平發展新局面

  本次論壇于廣州這一曾經見證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城市舉辦,被輿論評價為“美妙的歷史巧合”。 86年前,這裡見證了中國共産黨與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 86年後,國共兩黨重返故地,共同舉辦了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匯聚兩岸賢達,共商和平發展大計。

  古人云,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回顧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秉持先易後難,務實推進的理念,秉持誠心與善意,國共兩黨和兩岸各界有識之士通過不懈努力,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橫亙兩岸間數十年的棘手問題。

  從“兩岸經貿交流與直接通航”、“加強兩岸農業合作,實現兩岸農業互利雙贏”、“ 兩岸直航、旅遊觀光、教育交流”,到“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 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 加強新興産業合作,提升兩岸競爭力”--回顧歷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兩岸各界在這一平臺上針對兩岸民眾最關心的議題,展開坦承對話、善意溝通和務實探討,並將各方智慧凝結成了一項項“共同建議”。如今,論壇形成的許多共識已經成為了現實,這一平臺不斷結出的纍纍碩果正在為兩岸同胞所共用。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閉幕式上所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是一件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要使兩岸關係深化發展,取決於兩岸同胞思想認識的與時俱進,取決於兩岸雙方政策措施的推陳出新。

  站在兩岸經濟關係新的歷史起點上,站在國共合作的地理起點上,在新形勢與新機遇下,走過五年六屆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也站上了新的起點。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兩岸交流合作成果不斷惠及兩岸同胞,必將促使人們觀念的轉變與更新,從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開闢更為寬廣的道路。

  誠如中臺辦主任王毅在本屆論壇歡送晚宴上表達的願望:我們期待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始終把握兩岸關係的脈動,不斷與時俱進,繼續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期待ECFA順利實施和落實,給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基層民眾帶去實實在在的利益!期待兩岸經濟界抓住機遇,攜手打拼,深化合作,共創雙贏!期待越來越多的兩岸同胞參與到兩岸交流合作中來,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記者 李徽)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徽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