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業界:ECFA給臺灣帶來“雙面”機遇

2010年07月08日 12:3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剛剛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臺灣持續引發各方熱議。許多臺灣業界人士認為,ECFA使兩岸經貿關係走向正常化,有助臺灣優勢産業提升競爭力,同時也是本地弱勢産業升級轉型的契機。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兩岸簽署ECFA之後,經貿關係走入正常化,在世貿組織的框架下作出特殊的經濟合作安排,非常具有前瞻性。ECFA為臺灣有競爭力的産品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對弱勢産業是轉型契機。這兩個方面的影響都非常重要。

  他認為,ECFA的早收清單包括了很多臺灣的優勢項目,這些産品的關稅下降,將提高它們的國際競爭力。而臺灣的弱勢産業,比如毛巾、家電和瓷磚等等,則到了轉型的時候,他們沒被納入早收清單,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可以利用當局提供的轉型輔導政策,積極提高品質,增加産品附加值,提升競爭力。

  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陳武雄則認為,ECFA對製造業最大的好處是,借由關稅減免,臺灣企業進一步開拓大陸市場,而有了大陸的龐大市場,臺灣企業有動力優化技術設備,提升品質,並進行多元化的生産佈局。

  他説,對於在大陸已有投資的臺灣企業,ECFA讓它們能夠對兩岸的企業進行更好的分工,實現優勢互補。“過去沒辦法這樣做,雖然是一個公司,但是大陸的歸大陸,臺灣的歸臺灣,ECFA簽訂之後,公司在臺北,工廠設在南京或上海,就和設在高雄一樣,可以統籌規劃。”

  除了逐步減少和消除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之外,ECFA還承諾逐步減少和消除服務貿易的限制性措施。此次ECFA的早收清單中包括了大陸擴大開放金融服務業的若干措施。

  臺灣最大壽險公司國泰人壽總經理張發得説:“大陸金融業的開放措施將給臺灣金融者很大的機會,讓臺灣的金融業者能夠進入快速增長的大陸市場,將加速我們的發展,縮小與歐美金融業者的差距,還有助於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金融合作機制,達到互利雙贏的目標。”

  同時,他認為,ECFA將創造更多商機,物流通了,金流自然更豐沛,為金融業創造更多機會。

  目前,國泰金控旗下的人壽和財産險公司都已進入大陸市場。張發得説:“希望我們的銀行可以很快進入大陸市場。作為臺灣最大的金控公司,國泰金控也希望能把我們混業經營的經驗介紹到大陸,與大陸的金融業者互相學習,通過良性競爭,讓大多數客戶得到最優質的服務。”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