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客貨運往來日繁 臺中港斥資億元改善靠泊環境

2010年07月06日 16:4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7月6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中港潮差大,退潮時客貨輪靠岸後無法裝卸貨,影響停靠意願,臺中港務局今天(6日)表示,斥資超過新台幣1億元,將在19A客運碼頭增建油壓式斜坡調整板,方便退潮時卸貨。

  兩岸開放直航後,客貨運往來愈來愈頻繁,但臺中港的潮差卻影響兩岸業者靠泊的意願,兩岸定期客貨輪中遠之星在上午靠岸後,卻因逢退潮,無法卸貨,必須等到下午4點後才能開始裝卸貨櫃。

  臺中港務局指出,可搭載旅客683人及256個標準貨櫃的中遠之星,目前每航次的貨櫃裝卸量約在30隻貨櫃左右,但只要裝卸貨櫃時間超過3小時,就無法在退潮前卸完貨櫃,剩餘的貨櫃必須辦理退運,導致業者抱怨連連。

  除了中遠之星外,兩岸客貨輪海洋拉拉號也遇到相同的問題,潮差造成碼頭的使用時間受限,讓業者不敢增加兩岸船班。

  臺中港務局表示,兩岸客貨運有很大的商機,為方便客、貨輪裝卸貨櫃、將潮差的影響減至最低,增加停靠臺中港的意願,將在碼頭增設油壓式斜坡調整板,方便退潮時卸貨,預計明年底完工啟用。(台灣網 孫金誠)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