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拐”到福建 臺商驚覺“海西給我100%收穫!”

2010年07月06日 12:1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多數臺商駐足海西,都是因為這裡的投資環境而來。當然也有例外,有人因為認識了一個福建女友,整個人生和事業都被“拐”到了海峽這頭。然而當他來到福建之後,才驚喜地發覺,其實這裡除了美麗的女友外,還有美好的事業前景。這個人,就是剛過而立之年的林坤豪,臺灣雲林縣人。 

 

  遇到講閩南話的姑娘

  三年多前,林坤豪還在北京的一所大學讀碩士研究生。“我姐姐、姐夫在長三角一帶經商,他們建議我來大陸讀書,會有更寬廣的視野。所以我就去了北京,從小聽説‘不到長城非好漢’,想見識一下。”於是2007年初秋,林坤豪在臺灣度過了整個暑假之後,先到上海探望姐姐,然後從上海坐火車去北京讀書。這趟火車上,他遇到了他的女朋友、現在的太太小湯。

  “我太太當時坐我後面。中途手機響起來,她接電話,哇,講的是閩南話,我一下就注意到她了。”也許是 “他鄉遇故知”的喜悅,也許是上天註定的姻緣,總之,因為一通閩南語電話,來自雲林的林坤豪和來自漳州的小湯,在從上海到北京的特快列車上一見鍾情了。

  “戀愛兩年多,其實我們見面的次數很少。她在廈門工作,我在北京讀書,只能寒暑假去看她,然後再回臺灣。”回憶起當時的戀愛生涯,林坤豪笑説,以前從來沒走過 “小三通”的他,那幾年變成了東渡碼頭的常客。即使如此,在規劃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時,林坤豪仍然沒有考慮過福建。“不是説福建不好,而是之前從來沒想到。因為姐姐、姐夫在上海,所以要在大陸發展,一般想到的是蘇州、昆山或者上海。”

  福建變成半個“主場”

  2009年夏天,林坤豪完成了他在大陸的碩士學業,成為一名 “職場新鮮人”。忙著規劃事業的他,同時也開始規劃婚事。“那個時候開始,漸漸萌生了在福建創業的想法。親朋好友也一直建議。”據林坤豪介紹,他的太太小湯是家裏的獨生女,岳父母捨不得女兒遠嫁臺灣,建議他在大陸發展。“其實我原本比較傾向去長三角,覺得姐姐在那邊,可以幫我拓展人脈。後來娶了福建太太,感覺海西也變成自己的半個 ‘主場’了,呵呵。”因為一樁好姻緣,海西成了林坤豪創業的最佳地點。

  大學唸經濟學的林坤豪,並沒有像他的很多雲林鄉親一樣,在大陸以經營農産品起家。生在上世紀70、80年代之交的他有著新新人類的銳利,把眼光瞄向了商業設計。在他看來,福建集中了非常多的民營企業,這些企業在過去幾十年中積累了非常多的財富,但是品牌形象以及企業文化卻一直是它們的短板。“當一家企業做到一定程度,就會對自身的定位、品牌推廣産生很多需求。我就幫他們做這個。”據林坤豪介紹,商業設計廣義上算是文化創意産業,在臺灣已經是非常成熟、有經驗的行業。

  “目前在福建,這還算是新興的市場。説實話我開始有點驚訝,因為很多比較高端的企業來找我們做東西,但是了解之後才發現,其實他們對這方面的投入一直很少,跟企業水準不相稱。”生意越做越順,對福建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林坤豪坦言,當初對海西市場沒有100%的期待,沒想到海西給了他超過100%的收穫。(記者 燕子)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