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農會首次在島內開班規模培訓大陸農民

2010年07月05日 08:5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廣西首期農民臺灣培訓班7月4日在臺中縣大甲鎮休閒農牧場開班。首批19名農業帶頭人將在臺灣進行為期10天的培訓,這是廣西首次組織農民赴臺學習交流,也是臺灣農會首次在島內開班規模培訓大陸農民。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郭聲琨在致辭時表示,組織農民到臺灣交流學習,是廣西歷史首次,是廣西積極落實桂臺農業合作備忘錄的具體行動,是桂臺農業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動桂臺農業合作的重要舉措。

  郭聲琨説,廣西是農業大省,農業在全區發展大局中居於重要地位。為保證農業安全,發展現代農業,從今年起,廣西每年組織100名農業從業人員赴臺學習培訓,不定期邀請臺灣農業專業人士到廣西交流講座。

  臺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在致辭中説,臺灣農業在早期發展時派出很多“草根大使”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學習交流,有力促進了臺灣農業的發展。這次,廣西的農業專業戶來到臺灣,希望大家在田間管理、農業技術、農會組織等方面多進行學習交流,希望通過這次培訓班,推動桂臺開展更多農業交流活動,使兩地農民共用經驗。

  張永成感謝廣西採購臺灣南部果農的水果。他希望採購形成常態化,這樣對兩岸人民都有利,也能使臺灣水果市場穩步發展。

  農業專家、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這次到臺灣訪問,發現臺灣在發展觀光農業方面有非常成功的經驗,有很靈活的經營模式。我們廣西農民可以在這方面好好學習,提高廣西觀光農業競爭能力。

  廣西農業廳廳長張明沛説,ECFA的簽署,大量臺灣水果將進入大陸,對廣西的水果産業有一定影響,但不會造成大的衝擊。因為兩地的水果雖然品種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成熟期不同。他相信,通過這樣的培訓,雙邊將是雙贏的結果。廣西農民可以學到精細農業的運作模式,提高自身産品品質,臺灣農民可以利用自身的管理優勢、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在交流中找到投資廣西的機會,聯手拓展東盟農業産品市場。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