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基本“三通”後泉州對臺小額貿易大幅增長

2010年06月13日 08:2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記者12日從福建泉州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1-5月,泉州檢驗檢疫機構共檢疫查驗以小額貿易方式從臺灣進口船舶675艘次、貨物2.74萬噸、貨值1.08億美元,其中進口貨值增長260.97%。

  自2005年11月臺灣檳榔首次登陸泉州以來,對臺小額貿易連年大幅增長,今年前五月實現了超億美元大關,創造歷史新記錄。

  記者採訪中發現,兩岸“大三通”後,對臺小額貿易並未受到影響,而是繼續呈大幅增長態勢。

  今年以來,泉州檢驗檢疫機構認真落實國家質檢總局今年3月的發佈《對臺灣地區小額貿易檢驗檢疫管理辦法》,積極運用“先行先試、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涉臺檢驗檢疫政策,實行特事特辦、急事急辦,靈活掌握,適當放寬,便捷高效的監管措施,大力推動對臺經貿發展。

  在2008年12月15日泉州貨物直航正式啟動後,兩岸“大三通”並未影響對臺小額貿易的發展,而是繼續呈大幅增長態勢:

  在對臺小額貿易政策上,目前已取消船舶每艘次10萬美元貨物金額及100噸位的限制,福建省政府亦提出對臺工作“先行先試”發展策略,政策上給予傾斜,經濟上給予扶植,想方設法擴大對台貿易,對臺小額貿易達到空前盛況。

  目前泉州市已有崇武、石井、深滬、圍頭、梅林、祥芝等6個貿易停靠點,各貿易點與臺灣、金門多點對接,各具特色,輻射力強,發展空間廣闊。其中泉州的石井和崇武碼頭,由金門進口檳榔、冷凍、新鮮水産品、雜貨;晉江的深滬碼頭,由金門進口雜貨、鰻魚苗。石獅的梅林碼頭,由金門進口雜貨、冷凍水産品。

  州石井港與臺灣一水之隔,與金門島相距僅6.5海裏,離臺灣本島臺中港94海裏,石井、崇武距金門航程1-1.5小時,算上裝卸貨時間一航程不過3小時,貨物隨時拼裝,小額貿易船舶小型,機動靈活,靠泊不受潮水限制,運輸更為便捷。

  福建臺資企業眾多,臺資企業補充機械類配件、原材料多從臺灣供貨,這種供貨多為自用商品,種類雜,批量小,還要求快速到達,實現零庫存,尤其是動植物貨物對時效性要求更高。而一般貿易或裝載量大的貨船,難以實現貨物隨裝隨走、按需裝運的需要,通過小額貿易途徑相對快捷方便,是“大三通”正常貿易的有益補充。泉州對臺小額貿易已從較早的自用零配件等生産資料補給,發展為工業原輔料、水産品、農産品及日常消費品等,貿易貨物不僅為沿海臺商、臺資企業提供補給及市場銷售,經轉內地的貨物也開始增多。

  如今每週2-3航次的進口臺灣水果(檳榔)、甲魚卵、鮮活牛蛙、自捕水産品等已呈常態化。其中臺灣檳榔年進口量已佔大陸進口總量的一半,甲魚卵佔大陸市場的40%,泉州崇武已成為福建省最大的臺灣自捕魚登陸口岸。目前,泉州口岸已成為臺灣水産品、農産品“登陸”的黃金口岸之一。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高大林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