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保生大帝文化習俗:兩岸蜈蚣閣民俗期待同傳承

2010年05月27日 12:3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滄蜈蚣閣和閩臺兩地保生大帝文化習俗緊密相連。相傳,當年保生大帝吳真人一生行醫救濟百姓,大多以蜈蚣為藥引,後人為表達對他濟世為民高尚品德的敬仰,自發形成了蜈蚣閣這種祭拜民俗。

  蜈蚣閣過去用於迎神賽會的化裝遊行,現在已經是文藝踩街的特色形式之一。每年保生大帝的誕辰,海滄一些村莊都會組織“蜈蚣閣”藝陣到青礁慈濟宮“挂香”。其中,海滄街道東嶼村的蜈蚣閣尤其有名。表演者用多節“閣棚”連接成總長約150米的蜈蚣身,配以龍頭和龍尾,由小孩子扮作才子佳人坐在“閣棚”內,在閩南地方特色的音樂伴奏下,緩緩前進,猶如一條大蜈蚣蜿蜒爬行。

  在東嶼村,大家都把蜈蚣閣當成是村裏的驕傲,還成立了蜈蚣閣表演理事會,專門負責蜈蚣閣表演的推廣活動。這些歸功於一位名叫鄭呂嘴的古稀老人。老鄭説,從小就喜歡蜈蚣閣的表演,如今掌握蜈蚣閣製作工藝的老藝人越來越少,而年輕人又不感興趣,一直擔心這門傳統技藝會後繼無人。為此,他一方面四處奔走,呼籲有關部門重視對蜈蚣閣技藝的保護,另一方面,他還把村裏有蜈蚣閣製作技藝的人都召集起來,一起成立了蜈蚣閣表演理事會。

  2007年,在有關部門支援下,老鄭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蜈蚣閣正式入選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如今又入選了國家非遺的推薦名單。老鄭説,他知道蜈蚣閣技藝在臺灣也非常流行。他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把東嶼的蜈蚣閣帶到臺灣去表演。

  據介紹,在臺灣,傳自閩南的蜈蚣閣一般通稱藝閣,大多結合媽祖巡境或保生大帝巡安等活動而設,也有蜈蚣陣、龍鳳閣之稱,大部分發展成車載電動藝閣,原汁原味的人力蜈蚣閣已較少見。(鄭璜 鄭美玲 鄭偉明 文/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