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昔日戰地變今朝景點 大陸駐臺記者訪馬祖

2010年05月21日 10:5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馬祖風光

  從臺北到馬祖,宛如悶熱的初夏倒回到濕潤的晚春,潮濕而冰涼的海風迎面而來,讓人頓感時光倒流。近日,應臺灣觀光部門邀約,大陸駐臺記者一行8人來到了馬祖,探訪“海上桃花源”。

  生態成就“海上公園”

  馬祖由南竿、北竿、東引、西引、東莒、西莒等島嶼和島礁組成。山海相連,構成了獨特的海上景觀,在懸崖峭壁之上,聽驚濤拍岸;在港灣相連之邊,觀夜港燈火;在沙灘綿延之處,望海鳥自由飛翔。

  馬祖風景區管理處黃東進説,馬祖之所以被譽為“海上公園”,就是因為各島嶼的生態環境都保護得好。在北竿,你看那板裏沙灘、塘後道沙灘,遠遠望去,藍(海)白(沙)綠(山)色彩分明;在南竿,你看那穿梭于山間、村落的津仁、馬港及官帽山步道,綠樹成蔭、繁花似錦。馬祖各島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恣意綻放的野花,其中以紅花石蒜、馬祖百合、馬祖石蒜與狗娃花等最具特色。馬祖還是鳥的天堂,由於氣候差異及無人島較多,許多候鳥南北遷移時大都以此為休息站。如今,在此隨時可觀賞到許多珍貴的鳥類,如經燕鷗、黑尾鷗及黑嘴端鳳頭燕鷗。

  無所不在的媽祖信仰

  來到南竿的第一站就是馬港天后宮,這是馬祖島上的信仰中心。相傳媽祖英勇救父後屍體漂流至此,居民發現後打撈安葬,並建廟祭祀。天后宮對面山上,豎立著一座高達28.8米的媽祖巨型神像,據説建造這一世界上最高的媽祖神像,整整花了十年時間。馬祖各島上,只要有人居住,都可見到媽祖宮廟。近年來,許多村落人口外移,即便全村少有人煙,宮廟仍舊香火不斷。“媽祖在馬祖”也成了當地觀光行銷的口號。

  當地居民介紹説,馬祖早在明清時,就有福建省連江、長樂、羅源等沿海漁民遷來,並將閩東沿海地區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複製過來。如今,這裡説的是福州話,吃的是福州菜,就連住的房子,也保留著閩東沿海地區的建築風格,如位於東莒東犬燈塔下的福正聚落、大埔聚落以及位於北竿的芹壁聚落,所建造的石頭房屋都保留了閩東建築風格,成為馬祖吸引外來遊客的一大景觀。馬祖旅遊局曹爾元局長介紹説,馬祖與福建淵源深厚,兩馬航線開通後,閩臺兩地往來不斷。來觀光的福建鄉親多了,去福建謁祖進香、做生意及購房的馬祖民眾也逐年增多。

  昔日戰地變今朝景點

  馬祖列島地處臺灣海峽的西北方,曾經是重要的前哨戰備基地,直到1992年才解除戰地軍管。在兩岸對峙時期,臺軍在此大興土木,挖坑道、築碉堡、建炮臺、修戰道。1999年,臺當局把馬祖劃為風景區後,當地對遍佈島上的軍事據點進行整合、開發與利用,讓曾經硝煙瀰漫的軍事據點展現出獨特的戰地風情,成了馬祖觀光的一大招牌。

  在南竿,為紀念蔣介石88歲誕辰而造建的“八八坑道”被馬祖酒廠接收後,改為儲酒庫。“八八坑道”相關酒品也因此打響了名氣。來馬祖,許多遊客都會參觀坑道,在南竿鐵堡景點,記者遇見了一個島內老年旅遊團,當其他人參觀坑道時,一位老人有些落寞地呆在原地等候。上前一聊,才得知他是個老兵,曾在這裡挖過坑道。老人感嘆道:“在挖坑道過程中,有六十多個戰友被炸死在裏面。”戰地的硝煙已遠去,迎來了兩岸和平發展的曙光。參觀了北竿被改造成《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的坑道後,“要和平,不要戰爭”,這不僅是83歲老兵的心聲,也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駐臺記者 陳榮富 文/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