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陜西民間藝術“絕活”亮相臺北引發共鳴

2010年05月02日 09:22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觀皮影戲,聽秦腔,看秧歌,如果這些加起來還不過癮,不妨再嘗嘗香辣彈牙、寬如腰帶的扯麵,品味清香四溢的陜西西鄉子午仙毫茶。

  由中華文化聯誼會、陜西省文化廳和臺北市文化藝術促進協會共同主辦的陜西民間藝術節5月1日在臺北登場,吸引大批臺灣觀眾飽覽陜西民俗文化精華,盡享西北美食。

  在臺北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的展館裏,一曲高亢奔放的陜西老腔拉開了為期9天的藝術節大幕,贏來滿堂喝彩。

  除了陜北腰鼓、信天遊、秧歌、秦腔、老腔、踩高蹺、耍梢子等藝術表演外,藝術節還特別邀請陜西的工藝美術大師現場示範教學,木板年畫、泥塑、社火臉譜、皮影、剪紙、刺繡……精緻的作品吸引了不少人拍照留念。

  羊肉泡饃、涼拌饸饹、臘汁牛肉……來自大西北的地道美食小吃讓臺灣民眾大快朵頤。臺商谷先生一邊品嘗著羊肉拌面,一邊稱讚好吃。他説,自己非常喜歡西北民間文化原始而粗獷的特色。

  陜西省副省長鄭小明表示,這次藝術節帶來的都是陜西民間文化的大師級作品,代表著陜西民間文化的最高水準,希望能讓更多的臺灣同胞了解陜西。

  獨具特色的陜西民俗文化吸引了臺灣各界人士。臺灣文化總會副會長林澄枝説,陜西老腔非常熱情,豪邁高亢,那些上了年紀的演員沒有化粧,但他們那麼快樂、真實、有活力,令人感動。

  她説,藝術節琳瑯滿目,中華文化的精髓在這裡到處可見,顯示兩岸文化藝術交流走到今天,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精彩。

  臺灣知名音樂家、文化評論人林谷芳是一位陜西民俗文化的忠實“粉絲”。他説,自己很早就訪問過陜西,“我是做音樂的,中國民歌裏,我最喜歡陜北的信天遊”。

  “展廳裏人聲鼎沸,陜西民俗文化所帶來的生命力直接地感染著每一個人”。林谷芳説,“我們聚在這裡,找到了生命的原點,找到了黃土地故事發源的地方。”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