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建成將為臺灣海峽海底通道建設提供借鑒

2010年04月27日 13:5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4月26日,汽車在廈門翔安海底隧道行駛。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于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業界認為,翔安隧道的建成為中國海底隧道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將為今後建設廈門至金門、福建至臺灣本島的海底通道提供借鑒。

  26日上午9時,6輛由廈門本島駛向翔安的公交車緩緩進入翔安隧道,司機告訴記者,建成通車的翔安隧道將廈門本島到島外翔安區的車程從原來的1個小時縮短到9分鐘。

  據廈門市政府介紹,翔安隧道位於廈門島東部,于2005年9月6日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31.97億人民幣,是連接廈門本島和翔安區的跨海公路隧道,全長6.05公里,跨越海域寬約4.2公里,採用三孔隧道形式,兩側行車主洞各設3車道,中孔服務隧道為市政管廊、檢修及逃生通道。

  翔安隧道橫向寬度17.5米,高度13.5米,採用3車道,行車洞開挖斷面最大面積達17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隧道最深處距離海平面70米,設計行車速度80千米/小時。

  廈門路橋建設集團副總經理、翔安隧道項目副指揮長曾超説,此前大陸地區沒有建設海底隧道經驗,建設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如海底複雜的地質條件,施工不良地質路段多,需要穿越多處被業界稱為世界級難題的海底風化深槽、疏鬆土層、透水砂層等,稍有不當,就有可能産生垮塌等嚴重後果。

  曾超認為,海底隧道是聯繫海島與大陸的快速通道,對於所在地交通路網建設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翔安隧道的成功建設為中國海底隧道建設,特別是如何應對複雜地質條件積累了寶貴經驗。

  曾超告訴記者,目前中國沿海地區已有多條海底隧道正在建設或已提上建設日程,包括膠州灣灣口海底隧道工程、福建平潭島海底隧道、廈門與漳州之間的海底通道等。

  4月22日在福州舉辦的第 8 屆海峽兩岸通道 (橋隧) 工程學術研討會上,曾超向兩岸業界專家介紹了翔安隧道建設的成功經驗,引起與會專家廣泛關注。

  曾超認為,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隔,學術界和業界一直在呼籲修建廈門至金門、福建至臺灣本島的跨海通道,目前提出的修建方案包括廈金跨海大橋、海底高速公路、海底鐵路等。曾超説,翔安隧道穿越的海域處於臺灣海峽,其成功建設為在臺灣海峽海底修建公路和鐵路提供寶貴經驗。

  曾超説,臺灣海峽海底隧道長達100多公里,其建設還需要長期的調研、論證和準備。(記者 鄭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