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ECFA二次協商共識多 目標今年年中簽署協議

2010年04月02日 14:2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第2次兩會專家商談1日結束,雙方對早期收穫清單原則等達成多項共識,協商官員表示會以5月或6月兩會領導人會談時簽署協議為目標,再密集協商。臺灣媒體則對連續兩日來的協商給予了高度關注。

  在31日舉行一整天協商後,1日上午由海協會理事唐煒和海基會顧問黃志鵬繼續率雙方協商團隊進行協商。

  昨日上午,統派團體“中華統一促進黨”出動30多人到鴻禧大溪別館的馬路入口,表示要支援簽ECFA,中午,民進黨臺北市議員黨內初選候選人童仲彥闖入飯店大堂,高喊反對口號後被警方架走。

  兩岸協商代表團人員在會議室內閉門磋商,不受場外的影響,中午過後黃志鵬即向記者宣佈協商已經提前于中午結束。傍晚臺方“經濟部常務次長”梁國新表示,此次諮商“取得積極進展”他表示,雙方將加速協商,目標在5、6月第5次兩會領導人會談時簽署協議。

  據報道,雙方就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早期收穫計劃、協議文本主要內容及未來協商工作安排等深入交換意見。

  雙方在本次協商中取得多項共識,包括:同意納入早期收穫計劃的産品項目和服務業別應考慮彼此關切,以及急迫性、必要性和較易達成協定等原則;大陸方面表示充分了解臺灣農民的關切,在商談中未要求臺灣方面進一步開放大陸農産品輸臺,在其早期收穫要價中也將不包括農産品;大陸方面願意在早期收穫計劃中儘量不影響臺灣的弱勢産業和中小企業;雙方就協議文本充分交換意見,已有初步共識,將充分考慮兩岸特色,做出務實、專業的安排;雙方決定啟動原産地規則小組的協商工作,並就工作機制和商談時間表達成共識。

  雙方還商談其他議題,臺灣方面提出希望大陸擴大臺灣農漁畜産品輸銷大陸降稅項目,大陸方面帶回研究;有關智慧財産權保護議題,雙方將依照第4次兩會商談的共識加速協商,以利在第5次兩會商談時簽署協議;在投資保障方面,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後,儘速展開協商,爭取達成協定。此外,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不涉及開放大陸勞工的議題。

  大陸方面希望在協商中,既要考慮兩岸經濟規模差異,也要兼顧雙方關注的某些産業競爭力的強弱。臺灣方面表示充分理解大陸産業的要求。

  本次協商成果豐碩,雙方同意加速推動商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儘快在大陸召開第3次協商。

  大陸協商代表團除一部分人員已先行離臺返回大陸,唐煒等大陸協商人員預定今天離臺返回大陸。

  針對大陸不會擴大農産品來臺等達成共識,臺“陸委會主委”賴幸媛1日獲悉協商達共識後表示,這是當局對民眾的堅定承諾,當局與馬英九的保證,説到做到。請農民、民眾放心和安心。

  賴幸媛指出,協商是在進行式中,常被拿來成為選舉、意識型態的操作,協商達成共識,未來不該再有誤解、抹黑和造謠。臺灣將有愈多的籌碼,守護臺灣、前進世界。

  賴幸媛説,嚴格把關、捍衛弱勢傳統産業,確保中小企業、農民及基層民眾的福祉,一直是當局長期以來的立場。

  兩岸經濟合作協議是專業的經濟事務,賴幸媛表示,沒有政治前提、語言和條件,也與“主權”無關,更不可能賣臺,在這次大溪的兩岸協商即可證明。

  賴幸媛指出,協議會向立法機構報告,並逐條審議通過後才生效,更沒有自動生效的這種説法。

  臺當局“經濟部國貿局長”黃志鵬表示,ECFA第二次正式協商中,同意在文本中納入投資保障,並在ECFA完成簽署後,立即展開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協商,但不納入ECFA附件。

  臺經濟部門1日晚間也宴請大陸ECFA談判代表唐煒一行人,唐煒暗喻現在處境是“臨近成功最難時刻”,但他説,咬咬牙克服下去,可以看到“明天曙光”。

  晚宴上,唐煒的口才一流,會中妙語如珠,引得現場笑聲不斷,但字字句句透露兩岸經濟協議(ECFA)談判已經接近尾聲。

  唐煒首先回憶隨著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來臺的情景,他説,首次在圓山飯店金色大廳與徐副局長(國貿局副局長徐純芳)見面,“當時不知道叫什麼‘FA’”,只覺得真是很好的經貿安排。

  唐煒還連珠炮似的説,兩岸要談的東西,別人要談好幾天,我們(跟徐純芳)談了半天就談完,彼此有溝通默契、心心相印。不料心心相印話一齣,馬上引來臺下的徐純芳回應“沒有心心相印啦”。

  此外,唐煒也對於ECFA談判進展做出暗喻,他説,現在處境是“臨近成功是最難的”,不過,他認為咬咬牙就克服,可以贏得不錯的明天,套句大陸用語,就是“明天曙光”。

  于有媒體形容唐煒今天臉色難看,唐煒特別在晚宴中“説明”自己的心情,他説,“如果我的眼神跟我的態度引起你們的誤解(媒體),請多包涵”,引起現場一陣哄堂大笑。

  臺灣“中央社”1日晚間也刊發評論文章説,協商隱約透露出一絲絲詭異的氣氛,表面上看似已取得積極進展和若干共識,但實則談判已進入“後難”的階段。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