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涉臺答問贏得兩岸熱烈“掌聲”

2010年03月15日 08:1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3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陳建力攝

  新華網北京/臺北/杭州3月14日電新華社記者 陳鍵興 劉剛 章冉

  “我跑兩岸新聞十多年,還是第一次在溫家寶總理記者會上向他提問。他回答得很誠懇、很親切,充滿了感情,充滿了對臺灣民眾的關心。對他的回答,我當然非常滿意,希望有機會能再向他提問!”臺灣《聯合報》記者汪莉絹在電話裏對記者説。

  在每年兩會閉幕後的總理記者招待會上,有關兩岸關係的問題都是總理的“必答題”,今年也不例外。溫家寶總理14日上午的涉臺答問,如往年一樣,隨即在會場內外、在海峽兩岸引起熱烈反響,他富有情感、高瞻遠矚的述説跨越海峽,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汪莉絹告訴記者,溫家寶總理談到黃公望的那幅畫時,他那份深沉的情感溢於言表,她和在臺北看直播的同事們都為此深深動容。

  在答問中,溫家寶總理就兩岸商簽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作了闡釋。這一議題備受兩岸各界高度關注,被認為是今年兩岸關係的“重頭戲”。

  “溫總理就商簽ECFA再次作了重申,這是對承諾的再次強調,為下一步順利商簽增添了動力。”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朱衛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春節前,胡錦濤總書記在看望臺胞時就明確提出要“把這件好事辦好”,這向臺灣方面發出了清晰的信號。此前,溫家寶總理在與網民交流時也提出,將充分照顧臺灣中小企業和廣大基層民眾的利益,特別是廣大農民的利益,在這些方面,大陸可以做到讓利。“這都是國家領導人對臺灣方面、臺灣同胞作出的鄭重承諾”。

  溫家寶總理在答問中再次強調“我們是兄弟”。朱衛東對此分析説,認同兩岸是一家人是商簽協議的基礎,強調了協議具有兩岸特色,有利於兩岸同胞福祉和兩岸經濟共同發展。溫家寶總理對承諾的懇切重申與強調,再次展現了大陸方面的善意與誠意,這有利於包括基層民眾在內的臺灣各界更明確地了解大陸方面的政策和商簽協議的重要性、必要性,將起到解疑釋惑的作用。

  溫家寶總理表示:“我去臺灣的願望依舊是那麼強烈,因為我認為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為50年的政治而丟掉5000年的文化。”朱衛東認為,溫總理用非常感性的語言,並用一幅分藏兩岸的名畫的故事,説明瞭中華文化在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的獨特作用和深遠意義。政治分歧不能磨滅兩岸共同傳承的中華文化,無法割斷兩岸的文化紐帶。

  他説,隨著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的軌道,在擴大和深化兩岸經貿往來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是一項著眼長遠的基礎性工作。重視文化紐帶作用,加強文化交流合作,還有利於為兩岸破解政治難題營造良好氛圍、創造有利條件。

  “5000年的文化積澱,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的寶貴財産。”臺灣“中華兩岸人道關懷協會”理事長朱甌談到對溫家寶總理這一段話的理解時説,“中國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包容性,中國人講究‘將心比心’,這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兩岸從包容和與人為善出發,在文化認同上真誠地互動,很多問題都可以化解。”

  溫家寶總理談到的《富春山居圖》,上下半截現分藏于浙江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浙江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陳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為促成《富春山居圖》兩段“合璧”展出,“我們已經努力了多年”。

  “我們收藏的《富春山居圖》前半段可以拿到臺灣展示,讓臺灣民眾可以看到全貌,我們也希望這幅畫能在大陸‘合璧’展出。”陳浩説,“溫總理也在關注這件事,讓我們大受鼓舞。我們要更加努力,為推動兩岸雙向文化交流作出應有的貢獻。”

  “溫總理的這一番話充滿了對臺灣同胞的深厚感情,讓我們臺籍全國人大代表都非常感動。”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臺聯副會長陳耀中對記者説,“兩岸同胞都是中華民族的兒女,血緣、文化一脈相承,本來就是一家人。在情感上,在文化上,在經濟上,兩岸都無法被分割,彼此日益相互融合。”

  他説:“雖然還有一些難題需要破解,但我們相信,隨著交流合作更密切,溝通往來更順暢,無論是文化上建設好共同的精神家園,還是經濟上實現互利雙贏攜手發展,在和平發展的道路上,兩岸同胞一定能在這個民族大家庭裏,共謀進步,共用繁榮。”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